第二百三十一章:特使到来(1 / 2)

“帝国在每周有着广袤未经开发的殖民地,我们在东印度只要在菲律宾站稳脚跟,保持影响力就可以了。”

“现在帝国的主要目标还是收回荷兰,以及打赢宗教战争。”

“战争打的就是钱,荷兰主要就是靠着东印度每年带来大量的利润,维持着军队的开支,若是能把他们赶出东亚,这场仗咱们赢下来的把握就大的多。”

“你给皇帝陛下的信,陛下收到了,这次派我来,就是和你一起再前往北京一趟,商量军购的事宜。”

“中国人的燧发枪比帝国生产的要好,不过你说的火炮,并没有见到实物,若是有可能得话,参观一下他们的铸炮工场,实验一下他们的火炮。”

古斯曼说明了自己这次到来的真正使命。

“当然,眼见为实。”

“虽然没想到您会来,不过我之前便想前往北京,一直阻扰传教士传教大明内阁大臣,沈紘退休了。传教士被允许继续传教,虽然限定了范围,可比起之前几年还是放宽了不少。”

“不大明的皇帝想要收回澳门,显然是不想因为葡萄牙人再与荷兰发生冲突。”

恩滕扎点了点头,他知道古斯曼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他娶了太后的侍女,成为当时还是亲王的费利佩四世的侍卫,深受他的信任。

有传言,皇帝陛下一直想让他担任首相,只是碍于他的资历还浅,所以暂时还没有成为首相。

这次皇帝陛下派他来,显然是为了给他镀金,一旦这次的东方之行有了成果,他成为帝国的首相板上钉钉。

“可以理解,他现在要发展海军,在海军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当然需要海洋贸易带来的利润。”

“尽管不愿意承认,可现在荷兰人掌握了最大的贸易份额。”

“如果是我的话,也不愿意在得胜的情况下,继续与荷兰人冲突。”

古斯曼轻轻点头。

说话间他们来到了总督府,菲律宾当地的一些官员、商人代表,还有本地的士绅群体,都在这里迎接他。

这让古斯曼感觉到了在国内极少受到的尊重,他虽然是费利佩四世的宠臣,可毕竟才三十四岁,以前也没有担任过重要的官职。

那些老牌的贵族和大臣,表面上对他客气,可骨子里的疏远是他能感受的到的。

在菲律宾休息了一天,两人率领一艘战舰,前往了澳门。

几天之后,朱由校收到了陈邦瞻的六百里加急。

西班牙皇帝的特使古斯曼伯爵,以及菲律宾总督恩滕扎还有葡萄牙中日贸易船队的司令,想要到北京觐见,商讨采购火器的事情。

当军火贩子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看到这份奏折,朱由校开心的想道,去年的回礼,看来起到了作用。

可他并不知道,真正决定让西班牙人购买大明火器的其实是因为朝鲜人倒卖军火。

他当即下旨让这些人乘坐海船,到天津卫,从天津靠岸,直奔京城而来。

自从大明开始对外采购粮食,天津也兴建了一处码头,只不过这处码头不对外开放,主要就是用来给运粮食的商船卸货用,为此在天津还建造了几个大的粮仓。

几天之后,古斯曼和恩滕扎带着几个侍卫在天津卫上岸,礼部派了一个侍郎还有大明的一个伯爵前来迎接。

看着天津卫码头上,繁忙的运粮队伍,古斯曼等人上了前来迎接的马车。

在天津卫居住了一晚,他们便前往京城。

当来到北京城外,看着北京城高耸的城墙,排着队进城的百姓,终于进入了北京城之后。

古斯曼有些感慨的对恩滕扎说道:“看到这座城市,我有些理解为何当年君士坦丁堡能坚持那么长时间了这座城墙的厚度足足有20码,除非有巨大的火炮,否则很难摧毁它。”

“是的,关键是他们不仅有宽大的城墙,城墙上面也有诸多的火炮,据说单单城内的防御士兵就有两万多人,皇宫守卫有一万多人。”

“城外不远处还驻扎着将近十万的士兵,拱卫京城,据此百里之外就是他们的长城,附近也有好几万人驻扎。”

恩滕扎上次来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这些情况。

“当年的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如果面对的事这样一个城市,他的十几万大军只怕要全军覆灭。”

古斯曼又想起了君士坦丁堡。

“那毕竟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恩滕扎笑着纠正道。

“说的也是。”

古斯曼笑了笑。

他们说的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这个绵延了上千年的帝国,在十五世纪初期就摇摇欲坠。

原本就要被消灭的时候,帖木儿强势崛起,土耳其苏丹巴耶济德不得不放弃围城,前往迎战。

结果被人被帖木儿俘虏,尤其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