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赔款一百八十三万两(1 / 2)

当卡尔庞捷重新回到广州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上次来时候的侥幸。

他还想试着讨价还价,陈邦瞻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不同意那你就回去再商量商量。

最后,卡尔庞捷与佐恩商议,决定赎回十二艘战舰,805名荷兰士兵。

至于那些马来士兵,还有损坏的比较厉害的战舰,就不要了。

至于大明的损失,他没有办法考证,只能是陈邦瞻说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赔偿的数额是,大明人员伤亡赔偿五万两白银,战船赔偿五十万两。

赎回他们本国战船、人员的花费:十二艘战舰一百二十万两,八百零五名荷兰士兵,陈邦瞻大方的只收了八百个人的,让他们支付了八万两,总共合计一百八十三万两白银,折合七百三十二万荷兰盾。

签订了赔偿协议之后,陈邦彦大方的留他吃饭,可是被卡尔庞捷婉拒了。

他现在恨不得吃了这个满脸笑容的老头!

时隔一个多月重见天日的众多荷兰士兵,一个个喜极而泣。

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涯,他们绝对不想再来一次。

重新踏上自己的战船,雷杰森恍如隔世,一个多月前,他是那么的意气风发,现在则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走吧!”

最后又看了一眼广州码头,雷杰森淡淡的说了一句。

荷兰的舰船缓缓离开了码头,头也不回的向着南方驶去。

陈邦瞻正在奋笔疾书,将此次谈判的结果写成奏折。

若是以前,这一百八十三万两白银,要用船押解到北京。

可现在只需要往大明银行一存,拿着大明银行开具的银票,连同陈邦瞻的奏折、签订的协议,一同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这张银票可不是那种凭票支取的小额银票,而是写明两广总督府存入荷兰赔款银一百八十三万两,需户部凭加盖户部官银,户部尚书签字,并有具体用途的公文,才能支取。

简单来说,除了户部之外,别人就算是拿着这张银票,也是废纸一张。

几天之后,身在养心殿的朱由校见到了这份加急的奏折和银票。

他当即把内阁的阁臣、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孙慎行、工部尚书王佐等人,叫到了养心殿。

“荷兰人前番无端进攻我澳门、澎湖两地,经过两广总督陈邦瞻与之据理力争,荷兰人赔偿纹银一百八十三万两。”

“除了这些银两之外,咱们还得到了三艘虽然损坏,可修缮一番还可以使用的战舰,这是银票,户部可要收好。”

朱由校将银票递给了魏朝,魏朝拿着银票给了毕自严。

“前番陛下说让荷兰人赔偿,臣还觉得他们不会给这么多的赔偿,没想到真让陈总督谈成了。”

拿着银票,毕自严开心的说道。

“朕之前看兵部呈上来的奏折,这一战,咱们战船没有被击沉的,士兵伤亡大概两百余人,加上给予渔民损失的补偿。”

“十三万两,差不多就足够了,多出这一百七十万两,朕想拿出二十万两,给参战的将士们作为犒赏,剩下一百七十万两归入你们户部,你以为如何?”

朱由校没等他把银票放好,便开口说道。

“陛下圣明!”

对于毕自严来说,这写银子是白得的,一百八十三万两,花出出去一些也没有什么,这一百五十万两,不也是白赚的么。

“此次邸报,要把这件事情传扬出去,总得让那些积极捐献的商人们知道,朝廷也不是只收他们的银子。”

朱由校又说道。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说道。

“这次叫你们礼部来,是想跟你们说,这次陈邦瞻谈判之所以顺利,是因为朕告诉了他知道荷兰人的七处所在。”

“他们本国的舰船数量不少,不过此刻正与西班牙、葡萄牙打仗,是断然不会将舰队调到我大明来。”

“他们这个东印度公司,舰船不过三十多艘,一下子被咱俘获将近一半,咱们又扣押了他们的商船,通知藩属国不与他们做生意。”

“一百八十三万两,看起来不少,可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仅仅是几个月的利润,他们耽搁不起。”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谈判没有让你们礼部参与的原因。”

“长久一来,不管是大明还是前几个朝代,与咱们打交道的只是周围的国家。”

“对于这些国家,咱们多少有些了解,可现在不一样了,万里之外的国家,也与我大明有了联系。”

“你们礼部,以后也要培养了解泰西诸国的人才,这次陈邦瞻与荷兰人谈判,还是从澳门请的葡萄牙人当的翻译。”

“以后,礼部要有自己的翻译,不但要懂泰西几个主要国家的语言,也要对他们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