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荷兰使臣(1 / 2)

来自荷兰的代表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地区的总管彼得·德·卡尔庞捷。

西班牙的德,和德语中的冯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来自某地的某某。

哪怕不是贵族,也会是有头有脸的任务,这个卡尔庞捷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不过朱由校知道,这些西方殖民者都是一个德行,彬彬有礼只是他们装出来的。

对于强者他们会表现的像个绅士,可对于弱者,他们就是恐怖的魔鬼。

比如他的上司,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几乎就是一个种族灭绝者,当然在荷兰人心目中,这位就是一个英雄般的人物。

哪怕大明现在海军实力还不怎么行,不过他们之前几次试着进攻澳门,都被葡萄牙人赶走。

有一次一支小舰队进攻澳门的时候,遇上台风,结果到了澎湖列岛附近,被当时的福建水师参将沈有容击退。

后来随着1609年,西班牙和荷兰签署为期十二年的停战协议,他们就再也没有进攻过澳门。

这也不代表他们会放弃,随着今年协议到期,荷兰总督科恩趁着朱由校过生日的时候,迫不及待的派出了卡尔庞捷,想借机探探大明的虚实以及对葡萄牙人的态度。

卡尔庞捷提出的请求和西班牙有些类似,不过倒是没有提什么只和他们贸易,而是提出了要欧洲市场的独占权。

对此朱由校自然是拒绝的,理由和对恩滕扎的一样,大明愿意和任何遵纪守法的商人做生意,不会厚此薄彼。

至于什么缔结合约,也被朱由校给拒绝了,东印度公司算什么玩意,不过是荷兰的一家公司,和大明一个国家缔结合约,开什么玩笑。

朱由校毫不客气的让卡尔庞捷带来荷兰政府的国书以及正式的外交人员,再来大明谈合约的事情。

卡尔庞捷的脸色很不好看,最后朱由校随便给了一点回礼,就让他退下了。

“陛下,不知这所谓的西班牙和荷兰都是什么样的国家?”

叶向高问出了一个内阁大臣们都很关心的问题。

“西班牙原本只是欧罗巴大陆西南角的一个国家,靠着西方所谓的大航海,发现了一块新大陆,占据了广大的领土,除此之外还在全世界各地占据了一些其他国家的领土,现在的国土面积数倍于大明,不过人口不足大明的五分之一。”

“至于这个荷兰,面积尚不如山东,人口不过百余万,原本是西班牙皇帝的领地,后来造反独立。”

“他们以商立国,举全国之力成立了这个东印度公司,也就是商行,他们以一百六十万两白银起家,至今二十年,一共创造了数千万两的利润。”

朱由校将自己知道的两个国家的情况,大概说了出来,其中东印度公司的股本是650万荷兰盾,1荷兰盾含白银9.26克,大明一两白银37.3克,大概就是4荷兰盾等于一两白银。

“这人区区一个撮尔小国的商行代表,居然想与我大明签署协议,简直狂妄至极!”

一听荷兰是这个情况,韩爌气呼呼的说道。

“他也不是完全没有底气,他们的东印度公司名义上商行,实际上荷兰政府持有股份,给予了他们巨大的权利,可以招募士兵,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发动战争等权利。”

“你们可以把这个公司认为是一个国中之国,因为他们每年上缴的税收就有数百万两,对于一个人口不过百余万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朱由校对于东印度公司还是知道的,不管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还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都是这个模式。

“简直闻所未闻!”

听了朱由校的解释,叶向高愣了一下,最后才感慨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东印度公司,距离他们国家数万里,若是事事请示国内,一个来回起码大半年,等得到政府批准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朱由校也知道,这种模式在现在的大明看来,有些无法理解,可这年头的通讯条件只能这样。

“荷兰不过是撮尔小国,他们的一个公司每年都能上缴数百万的税收,若是换成我大明,岂不是每年能上缴数万万两的税收?”

徐光启适时插嘴。

“没那么简单,毕竟现在的荷兰已经成了气候,在全世界各地做生意,他们现在掌握了这个世界上将近一半的贸易。”

“这其中大部分的利润,都别他们用来扩建军舰、招募船员,我们大明即便是有这么一家公司,也难以赚取这么多的钱。”

“眼下我大明的商人也不过是,将商品运往日本、朝鲜、南洋一些国家,和他们还不能比。”

徐光启当然是朱由校安排的托,可他也不能直接就同意徐光启的话。

两人这么说,只是将这个消息散步出去。

一百多万两的股本,每年能赚数百万两,这要是让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