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爱财没有错(1 / 2)

一问才知道,其实这个时候也是有轴承的,只不过不是后世常见的那种两个铁圈中间放着滚珠的轴承。

现在的轴承是滚柱轴承,顾名思义,中间的不是滚柱,而是圆柱。

甚至还有用陶瓷烧制的轴承,当然更多的是用木头制成,比如产自东北的促榆树的木头,这种木头木质坚硬,是绝好的木头轴承材料。

还有蚬木做的轴承,其优点就是不弯曲,不开裂,耐水耐腐,硬如钢铁,很多地方都用它来制作砧板。

跟几位工匠师父一说,他们表示滚珠倒是可以做出来,只是想要大批量的制作不太容易。

“用人工制作肯定麻烦,能不能想办法用机器制作,比如做两根硬度强的钢棍,中间各掏一个半圆。”

“用挤压的方式,将圆柱形的细钢棍挤压成圆形。”

朱由校想了开口问道。

“陛下说的这些,草民回去试试。”

一听这话,领头的铁匠有些怯生生的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李德顺。

“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李德顺提,行不行都试试,就像火炉、玻璃、风扇,很多东西,都是多想想,就能找出解决的办法。”

“朕也知道,你们的手艺都很厉害,不过多用机器省时省力。”

“行了,你们去做试试吧。”

见他们有些木讷的样子,朱由校无奈的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了。

“草民遵旨!”

听到朱由校这么说,他们就跪在地上行了礼,然后退了出去。

“陛下,这些工匠就是这样,上头吩咐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之前奴婢掌管御用监,也没有想多这些,御用监是为是陛下,为皇家服务,哪怕做出来的东西费时费力,花费高了一些,只要能完成上头的吩咐就可以了。”

懂得察言观色是在宫里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技能,能当上御用监掌印太监的李德顺,这门功法自然是炉火纯青。

看到朱由校神色有些无奈,就猜出了朱由校的想法。

“你说的这些,朕当然了解,可这不是朕想要的。”

“朕来问你,你觉得朕为何要让工匠们做平板玻璃和发条风扇?”

朱由校没想到李德顺突然说了这么一番话,瞬间来了兴致。

“陛下的心思,不是奴婢能猜度的,既然陛下让奴婢说,奴婢就斗胆说说。”

“发条风扇可以节省人力,这是陛下体恤我们这些下人。平板玻璃可以让屋里的光线更好,有利于陛下批阅奏折。”

“陛下勤政爱民,体恤下人,是难得一见的明君圣主。”

李德顺当然不会真的猜测朱由校怎么想的,转而拍起了马屁。

“你很会说话。”

“谢陛下夸奖!”

“不过以后这样拍马屁的话,就不要说了。”

“奴婢这不是拍马屁,这是奴婢的肺腑之言啊!”

听了朱由校这话,李德顺笑容僵在了脸上,连忙说道。

“是不是肺腑之言,朕能不知道?”

“你是御用监掌印太监,这平板玻璃成本多少,售价多少莫非你不知道?”

“朕就是要用这些东西赚钱。”

“外面那些文人张口铜臭之物,闭口俗气。可捞起银子来,一个比一个狠。你们什么时候也沾上这种臭毛病了?难不成,你们也不爱银子,转而喜欢美女了?”

朱由校看着他,调侃着问道。

“陛下说笑了,奴婢六根清净之人,怎么会……”

李德顺讪讪的笑道。

“爱银子没有什么错,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贪赃枉法、收受贿赂,是岂是君子之道?”

“朕用自己的智慧,改进了玻璃制造的流程,天下独一份,朕多赚一点没有什么问题吧?”

朱由校笑了笑。

“当然没问题,二十两一平方尺还供不应求呢!”

李德顺连忙说道。

“朕赚钱之后,可曾亏待了工坊里的工匠?”

朱由校问道。

“当然没有,陛下体恤下人,都给他们涨了工钱。”

李德顺摇头。

“宝和店可曾按时拖欠赋税?”

朱由校又问道。

“宝和店原本无须纳税,陛下以身作则,宝和店甚至还补交了今年正月以来的赋税。”

李德顺对此还是了解的。

“那不就结了,朕赚到了银子,给朕干活的工匠涨了工钱,就连宝和店的活计也赚了钱。”

“原本不需要纳税的宝和店,朕也纳了税,买到平板玻璃的人家,一个个喜不胜收。”

“并没有人感到不满意,那朕为了赚钱搞出来发条风扇和平板玻璃,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