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展示蒸汽机(1 / 2)

“这下臣明白了,陛下以为科学是根基,技术是枝干。”

孙承宗这下终于明白了。

“孙师傅说的没错,不管是科学还是技术都很重要。”

“上古时期,刀耕火种、钻木取火,连铜器、铁器都没有,那时候世间人口也不多。”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能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多,人口也越来越多。”

“可一方土地能够养育的人口,是有上限的。”

“从古至今,大多王朝撑不过三百年,便是我们天朝的国土,三百年繁衍到了极限,一番战乱之后,大量的人口死于战乱。”

“王朝安定,百姓繁衍生息,两百余年之后再次到达极限,如此循环往复。”

“不过瑞薯、玉米、土豆的到来,使得同样的土地,生产的粮食增加,会让这个周期延长。”

“不过能够延长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除非我们能继续提高粮食的亩产,或者找到产量更高的作物。”

“这些都没有那么容易,除此之外就只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开疆拓土。”

“朕之所以对泰西之事感兴趣,便是因为他们弹丸小国,可以通过大航海,发展一片数倍与大明的领土。”

“若是那些领土,皆为我大明所有,莫说是万万人,便是十万万人,我们也无须担心。”

“即便是日后大明不在了,全世界到处都是我汉家儿女,也算是造福后世了。”

“除此之外,朕也不想百年之后,见到我天朝历代君王之时,他们询问,西域安在?东北安在?朕无言以对。”

朱由校从科学技术,谈到了开疆拓土。

“臣愿为陛下雄心壮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传庭听到西域、东北,也不由的有些激动,当即站起身来,躬身行了一礼。

“孙师傅快请坐,想要实现这些,最主要的就是银子。”

“就像朕刚才所言,上古之时,百姓吃饱穿暖尚且不易,自然也不会缴纳什么赋税,供养军队。”

“后来部落之间,争端不断,那也是全民皆兵。”

“随着技术的进步,他们发现若是有人专门当兵,便可以保护自己,他们愿意拿出一部分粮食,让这些人专门当兵。”

“我们现在要做的也是推动技术的进步。”

“朕这些日子闲来无事,让御用监做了个小玩意。”

“魏朝,去把那个小玩意拿过来!”

朱由校又对魏朝说道。

“奴婢遵旨!”

魏朝当然知道,朱由校说的小玩意是什么,当下便走了出去。

不一会,他提着一个盒子走了出来。

接着他将盒子里的东西掏了出来。

这是一套铜制品,是朱由校让御用监的工匠们的做的一个小型蒸汽机模型。

“这是朕登基之前,看到宫人烧水,水开之后水壶上的壶盖被热气顶开,一直苦思冥想,做出来的一个小玩意。”

“点燃蜡烛,让孙师傅看看效果。”

朱由校将蒸汽机当成了自己的发明。

随着魏朝点燃了蜡烛,没过一会的功夫,小水桶里的水便被烧开了。

同时活塞开始运动,连接活塞的轮子开始转动。

“这!”

看到这一幕,孙承宗不由的站了起来。

“这只是一个小玩意,可若是有人一直研究这个小玩意,将它做的更大,比如大上几十倍、上百倍,是不是可以用在船上,如此便不需要风帆,船只也可以动起来。”

“也可以用在纺织机上,如此便不需要人来转动纺织机,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布匹。”

“可以用在磨坊上,用来磨面。”

“甚至可以用在大型的马车上,不需要马匹,车辆便可以自动行走。”

“仅仅是这么一个小轮子的转动,便可以用在很多的地方。”

朱由校看着那转动的轮子,向孙承宗展示着蒸汽机的应用。

“陛下说的不错,可这个小玩意能不能实际地运用,还得试过之后才能知道。”

“此外,以陛下的身份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这些。”

孙承宗点了点头,随即又规劝道。

“朕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小玩意,朕也送到了陕西一份,让徐师傅研究一下。”

朱由校笑了笑,表示自己明白。

徐光启是现在大明十分精通西学的人,他的很多朋友也都是如此。

朱由校这两年,将他的一些朋友也送到了陕西做官。

至于能做成什么样子,就看徐光启的了。

当然,朱由校也再三告诉徐光启,让他告诉那些人,很多东西必须保密,尤其是对于洋人。

为此,他甚至派了一些锦衣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