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输赢难说(1 / 2)

实际上和朱由校猜测的差不多,这次攻打朝鲜后金的收获确实不少。

首先确认了每年的上贡,粮食的问题得到了一些解决,其次就是通过互市保证了用皮货人参对朝鲜一些资源的掠夺。

还有就是他们也确实从朝鲜掠夺了一些人才,尤其是迫切希望得到的能够打造火器的工匠。

不过损失也不是没有,三万人攻打朝鲜,就算朝鲜再不堪一击,直接开城门投降的毕竟也不多,前后损失也有三四千人。

和明军一战更是如此,尤其是杜松和贺世贤的拼死抵抗,也让后金有了近万的伤亡。

好不容易补充一些的八旗兵,这下又出现了不少的缺员。

除此之外,宽甸六堡被明朝夺回,外围的一些村寨被烧毁,不少男丁被杀,妇女儿童被掠走。

最关键的是,女真人原本能耕种的土地就不是很多,宽甸六堡附近的平原是其中最重要的地区。

高淮乱辽逃亡的许多辽人,都在这片区域耕种。

现在这片区域被大明夺回,这些辽人也没有多少能跑到女真人的地界。

仔细算算,也很难说后金是赢还是输。

听到皇太极这些日子统计出来的结果,原本打了胜仗,又和朝鲜和谈得了不少好处的努尔哈赤,有些沉默了。

“父汗,虽然失去了不少的族人,又没了宽甸六堡。可在儿臣看来,咱们还是赢了。”

“虽然少了十几万的汉人,可咱们拿下了会宁,又逼迫朝鲜每年上贡,再加上依旧可以互市,每年能补充的粮食比以前还要多一些。”

“明人这半年和咱们打了两仗,伤亡六万多人,就算他们人多,可这些都是他们的精锐。”

“就算给他们两三年的时间,他们也难以培养出这么多精锐。”

“咱们现在也有了可以营造火器的工匠,两三年的时间足够咱们造出很多的火炮,到那个时候,咱们就可以攻打明人的城池。”

皇太极看到努尔哈赤面色不虞,连忙为他分析得失。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这两仗,咱们也伤亡了三万多人,其中两万多是八旗士兵。”

“咱们族人的人口一共也就四五十万,一下子少了三万多人,族中老弱病残就多了。”

“现在暂时先这样了,这两年还是得好好休养生息一番。”

努尔哈赤看了皇太极一眼,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父汗说的是。”

皇太极也知道现在的确不适合再打仗了。

“接下来,要搞好和科尔沁部以及喀尔喀各部的关系。”

“他们原本就对林丹汗不服气,只不过他掌握着与明朝互市的粮食等物资。”

“明人不是靠粮食拉拢蒙古人么,现在咱们有了朝鲜这个粮食来源,也能拉拢一下他们。”

皇太极不仅仅是擅于打仗,对于外交也是十分看重的。

从他开始就不断的与内喀尔喀还有科尔沁部联姻,他的下一代更是如此。

哪个儿子都有蒙古族的福晋。

之前皇太极提出过,将投奔来的汉人挑选一部分加入八旗,可是努尔哈赤对汉人不信任。

不过对于蒙古人,他不怎么担心,只要能够挑动察哈尔和喀尔喀的矛盾,让他们打起来。

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说不定可以将喀尔喀部吞并,到那个时候起码可以多出二十几万的部众。

到时候再拿下察哈尔部,统辖的人口起码达到百万以上,虽然不能和大明相比,可起码能拉出十几万的部队。

到那个时候,统一蒙古也不在话下。

到时候就可以学习成吉思汗西征、南征!

他四十多岁统一蒙古各部,自己虽然晚了一些,可现在身体还很强健。

他的儿子很出色,自己的儿子也不算差。

他的家族能建立一个庞大的蒙古国,自己的家族也能建立一个庞大的金国。

日后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声绝对不会弱于孛儿只斤!

努尔哈赤一直都以成吉思汗激励自己,可惜的是女真人的数量不如蒙古人。

若是女真人和当年的蒙古人一样,有一百多万人,自己麾下八旗又怎么可能只有六万多人。

皇太极见努尔哈赤不再说话,便起身告辞。

远在北京的朱由校也看到了辽东后续传来的详细战报,因为是打了败仗,对女真人造成多少伤亡,实在是难以统计,不过根据估计起码上万人是有的。

说实话,如果单单是三万多普通士兵的伤亡,大明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可这三万多人中也有不少的中低层军官。

这些军官的阵亡,一时之间是难以补充的,更不用说朝廷还要在辽东再新招募几万人。

好在大明其实不缺军官,不少人挂着名没有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