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战后封赏(1 / 2)

之前紧张兮兮的朝堂,这两天终于放松下来,这一仗虽然死伤人数比女真人要多不少,可作为防守方,守住城池不失,便是胜利。

胜利之后便是论功行赏,杜松、刘綎,都加了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头衔,马林被弹劾救援不利,但念在守城有功,功过相抵。

李如柏轻敌冒进,丧师五千,夺去总兵之职,勒令在家反省。

参将贺世贤任铁岭总兵、尤世功升任铁岭副总兵。刘招孙任抚顺副总兵,何可纲任抚顺参将。龚念遂开原副总兵。

京营新卫指挥使赵率教,升任开原参将辽东都司都指挥使。

侯世禄加都督同知。

京营新卫千户满桂,抓内应有功,升任新卫指挥使,协助赵率教训练辽东新兵。

朝廷也正式将辽东都司从山东独立出来,成立了辽东承宣布政司,和辽东提刑按察使司。

原蓟辽总督文球,任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原辽东巡抚周永春任右布政使。

熊廷弼指挥得当任辽东巡抚暂领辽东提刑按察使司,辽东经略杨镐改任蓟辽总督。

另外新设海西卫,任命叶赫部首领金台吉为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镇国将军。

自此主要的将领、功臣封赏完毕。

至于士兵们的封赏,待统计之后,将会给阵亡的将士发放抚恤银,给有斩首之功的士兵发银子。

“说起来,这祖大寿运气不太好,何可纲在开原,指挥炮兵杀伤千余人。”

“满桂在抚顺也抓了内应,只有他在铁岭,什么功劳都没有捞着。”

看完了朝廷的封赏,朱由校忍不住笑道。

“这也不能怪他,建奴没有进攻铁岭,他一个千户又没有什么统兵的权利。”

孙承宗也发现这个祖大寿运气不太好。

“加强辽东的防守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对建奴的生存空间可以压缩,辽东也可以好好清查建奴内应。可坏处就是,对于建奴那边的事情咱们知道的越来越少了。”

“没有了与大明互市,建奴只怕是要攻略朝鲜、蒙古等地。”

开完了祖大寿的玩笑,朱由校说起了女真人未来的发展。

“若是他们真的进攻蒙古,倒是一件好事。”

“蒙古名义上的大汗林丹汗,北不能控制外喀尔喀,西不能控制土默特、鄂尔多斯,也就科尔沁和内喀尔喀距离太近,实力也弱,这才不得不得听命于他。”

“不管是奴酋联合内喀尔喀进攻林丹汗,还是林丹汗能够整合内喀尔喀,咱们都可以渔翁得利。”

“至于进攻朝鲜,最好进入朝鲜的地方都在我大明控制之下,即便是他真的进攻朝鲜,大军也可以及时支援。”

孙承宗倒是没有那么担心。

听他这么分析,朱由校也放下心来。

确实现在大明的局势比历史上的萨尔浒之战后好了太多。

萨尔浒之战之前,努尔哈赤便占领了抚顺,而后更是占领了铁岭,趁着萨尔浒明军大败,又攻占了开原,直接威胁到了沈阳。

天启元年,又占领了辽阳、沈阳,明朝大败,数万士兵逃到了山海关。

辽河以东的地区,尽归努尔哈赤,这才有了后来皇太极命阿敏攻打朝鲜的事情。

如今努尔哈赤出了臭棋,三路进兵,结果一路都没有建功,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人员、马匹和装备上的损失。

这对于大明来说是好事,依照双方的体量,再来那么两三次,努尔哈赤要么乖乖的投降,要么就只能远遁他乡了。

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代善率领的军户,双方损失看起来差不多。

明军士气没有受到打击,蒙古内喀尔喀、科尔沁部,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迫于后金的军事实力选择和他们结盟。

朝廷拉拢蒙古人对付后金的方案也得到了通过。

“那金台吉真是昏了头,明人给了奴儿干都司的名头就敢接受,也不怕被这顶大毛子压垮了脑袋!”

后金得知了明朝封金台吉为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的头衔,代善不屑的说道。

“这只是有名无实罢了,就像之前,我也是建州都指挥使,咱们有实力,可以利用这个名头讨伐其他各部。”

“叶赫部只有几千兵马,莫说封他为奴儿干都司指挥使,即便是封他为女真国国主又有何用。”

努尔哈赤倒是看的清楚,拳头大才是硬道理,没有实力再大的头衔也没有用。

“父汗说的是,金台吉现在是铁了心跟着明人走,待咱们攻略了朝鲜,便收拾了这叶赫部。”

皇太极点头说道。

“朝鲜的事情,还是先派使臣过去,表示愿意年年上贡,并且请求与他们互市。”

努尔哈赤见皇太极说起了朝鲜,紧接着说道。

“父汗,朝鲜兵力孱弱,何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