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代善的野望(1 / 2)

此时的另外一个战场之上,代善脸色极为难看。

自从前年大哥褚英因为不满努尔哈赤的处罚,焚香诅咒大臣和兄弟,受到努尔哈赤软禁,后来被处死。

他就是实际上的储君,虽说努尔哈赤没有明确他的储君地位,可是作为诸位兄弟中年纪最长的,他觉得自己理应就是太子。

可是随着八弟皇太极越来越出色,他就越来越坐立难安。

老爹努尔哈赤已经五十九岁,还不知道能活几年,诸多已经成年的弟弟中,就属老八皇太极最受器重。

当年努尔哈赤骑兵,常年南征北战,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的皇太极管家,把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条,岁数大点之后更是跟着老爹四处征战。

眼下更是除了自己、阿敏、莽古尔泰之外的第四个贝勒,协助努尔哈赤同理国政。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对这个心眼很多的弟弟起了提防之心。

女真人虽然不是蒙古人,可也同样有幼子守灶的传统。

所谓幼子守灶,就是将家里大部分的基业都留给小儿子。

哪怕到时候老爹将汗位传给自己,可按照传统,自己这个八弟有可能获得最多的军队。

就像当年的成吉思汗一般,汗位传给了窝阔台,可是他手下最精锐的部队却留给了拖雷。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拖雷的儿子蒙哥能够成为大汗的原因。

如果皇太极是五弟莽古尔泰或者大哥褚英那样的莽夫,他也不会在意,可偏偏他狡猾的就像是明人一般。

就像这次出征,自己只获得了率领镶黄旗和一些杂军佯攻叶赫部的任务。

镶黄旗虽然是自己老爹努尔哈赤统辖,可是只有20个牛录,人数只有六千人,仅仅比只有15个牛录的镶白旗人数多了一些。

八弟皇太极则是统领一百一十个牛录去进攻抚顺,这在代善看来就是老爹偏心,故意给老八立功的机会。

三万多人去进攻早就被渗透的抚顺,这不是手拿把攥的功劳么!

出征之后,代善就暗下决心,哪怕自己带的部队没有那么强悍。

他也要拿下叶赫部,让自己那个偏心的老爹知道,自己才是他所有儿子之中,最出色的那个!

因此抵达了叶赫部东城之后,他就安排人砍伐树木营造攻城器械。

同时将探子撒出去几十里外,严密监视有可能出现的明军援军。

等了几天,攻城器械造的差不多了,探子也带回来明军支援的消息。

根据他们所探,明军来支援的大概是一万左右的骑兵。

打出的旗号是总兵杜!

总兵杜,便是刚刚上任山海关总兵,随即便调往沈阳的杜松。

他的底细女真人也已经掌握,此人虽然五十多岁,可骁勇善战,之前在陕西面对蒙古人的袭扰从无败绩,被蒙古人称为杜太师。

不过代善对于这所谓的杜太师不屑一顾,跟明朝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明朝的将领什么样子他再清楚不过。

吃空饷、喝兵血,养家兵、家丁,他们需要应对的是蒙古几百上千、最多三五千人的小规模袭扰。

吃饱喝足、粮饷充足的家兵战斗力自然要比蒙古那些袭扰的部众战斗力要强,可现在可不是什么几百上千人的小规模战斗。

代善手下的镶黄旗六千人,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跟着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的精锐。

更不用说还有一万多招募来的部众,这些人虽然不是常年当兵,可平日里都是渔猎为生,战斗力也比明朝一般的士兵要强。

此战两万对一万,优势在我!

迅速的下了判断之后,代善当即召集众人准备迎战杜松!

费英东和额亦都的判断与代善差不多,他们对于跟着代善来进攻叶赫原本也有些不爽。

可当代善提出要拿下叶赫部的时候,两人这才觉得多少能捞到些功劳。

现在得知要迎战杜松,更是来了兴趣。

“大贝勒放心,明军一万,我军两万人,两个人打一个,怎么打都能赢了!”

费英东笑呵呵地说道。

“说的没错,要我说咱们也别玩什么虚的,留下五千人看着叶赫部,六千镶黄旗打头阵、其余九千人跟着冲锋便是了!”

额亦都点头赞同,并且提出了战斗的计划。

“好,就依你所言,阿巴泰,你带着五千人留下看着叶赫部,我与两位大人一起迎战杜松!”

代善听了二人的话,只觉得英雄所见略同,当即下令道。

众将领命之后,各自整军去了。

再说叶赫部东城之上,叶赫部的贝勒金台吉时刻关注着建州人的动向。

说起了他的妹妹是努尔哈赤的媳妇,皇太极的老妈。

不过努尔哈赤对于这个舅哥恨的牙痒痒,金台吉也无时无刻不想着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