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如何改良世袭军官(1 / 2)

洪承畴离开之后,朱由校坐在那里,开始给徐光启写信。

将自己关于扫盲班+军校的培养模式告诉徐光启,并且询问以后是否也能创建一所针对底层军户出身的军校。

现在大明不是没有类似军校的机构,南北两京都有武学。

只是这样的武学,针对的是将领的子弟,十岁以上都可以入学。

这断绝了像满桂这样的底层士兵出身的将领学习的机会,还有就是武学除了教授兵法之外,还教授四书五经。

这么好的条件,可由于不是强制性的,愿意去上学的却不是很多。

将领的子弟,一般来说家境都会不错,可以请先生教学,何必千里迢迢去武学读书。

朱由校想搞的是后世那种军校,将领的子弟,进入军校读书,习武、射箭、学习火器的操作,另外学习如何选兵、练兵、带兵,以及更重要的兵法。

当然这是初级班,对一些像满桂这种已经成为中层军官却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要开设高级班。

除了教授理论之外,还要结合一些战例,进行讲解。

自从上次和万历皇帝谈过卫所制度的弊端,认清了想要改变极其困难这个现实之后,朱由校便在想,如何改造一下卫所制度。

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改良的方法,至于灵感那就是德国的容克贵族。

既然这帮人不好处理,那就把他们改造成德国容克贵族那样的人。

军官世袭,没有问题,世代当兵也没有问题,只要你们合格,世代是军官也没有问题。

朱由校越想越觉得有搞头,大家不要以为容克贵族就是什么品格高尚的人。

喝兵血的事情,他们也没有少干,甚至他们也会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去自己的庄园种地。

这种事情在通讯手段可以科技达到后世20世纪那种水平之前,根本难以避免。

哪个国家都有这种情况。

不管是英国还是德国,都有喝兵血的情况,至于吃空饷有没有他就不知道了。

那么德国、英国是如何扩张的,尤其是英国,一两百年的世界霸主,四处出击。

原因很简单,就是砸钱,提高军饷。

比如现在的大明,一个士兵一个月一般是一两多点的军饷,那就给三两、五两。

上头喝兵血就喝一些,能落到士兵手里一两多,也能让底层的士兵感到满足。

比如19世纪末的布尔战争,英国投入三四十万人,前后花了两亿多英镑。

要知道那个时候一英镑相当于三两多银子,英国人打这一场仗花了七亿多两白银。

这些银子什么概念,不算利息的话,足够支付大清所有的赔款。

当然现在明朝别说每人三两、五两,连一两多的军饷都给不齐。

眼下大明每年九边例银大概需要三百多万两,京营也需要一百三十多万两,每年需要四百多万两。

就这些银子,朝廷还欠饷,九边到今年欠饷大概也是四百多万两。

太仓收入几乎所有都发了军饷,这也是为什么辽东战事一起,大明难以支撑的原因。

辽东往年的军费很少,每年不过是二三十万两,毕竟都是以卫所兵为主。

可萨尔浒一战之后,朝廷需要在辽东维持十几万人的军队,再加上要修建关锦防线、加固山海关,筑城、修堡每年砸向辽东的银子大概就是四百多万两。

要想不压榨普通百姓,只能在商税、盐税上下功夫,或者开疆拓土,搞海外殖民,这也也都需要银子。

如果是后世可以发型国债,财政赤字也没有什么,只要有银子打仗打赢了,就有搞钱的办法。

写完了信之后,朱由校便让魏忠贤送了出去。

正准备小憩一会,没想到陈良弼来了。

“老臣有罪,请殿下知罪!”

陈良弼进门便口称有罪。

“泰宁侯快请起,你这话从何说起?”

见他作势要跪下,朱由校给魏朝使了个眼色,后者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我那孙子被他的祖母惯坏了,打小顽劣,冲撞了殿下,还望殿下治我管教不严之罪。”

陈良弼一本正经的说道。

“泰宁侯言重了,说起来小世子倒是也没有冲撞我。不过你既然把他送到了京营,我想把他编入满桂的麾下,你觉得如何?”

朱由校知道他是以进为退,毕竟话里说的是被他夫人惯坏了,那又如何能治他的管教不严之罪。

更何况,所谓的冲撞,其实也没有什么。

“自然全凭殿下安排!”

陈良弼其实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方才说孙子被夫人惯坏了,倒也不是假话。

他虽然有好几个孙子,可陈延祚是长子长孙,未来要继承侯爵之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