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君临天下,这皇帝我坐定了!(1 / 2)

“皇爷爷,孙儿虽说学了一些兵法,可都是纸上谈兵,训练士兵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做的来。”

听到朱翊钧这么说,朱由校立刻拒绝。

一来就像他说的,他的确都是学的兵法,都是纸上谈兵。

二来谁知道这个皇帝爷爷怎么想的,京营二十多万人,若是被人掌握了,他能睡得安稳么?

虽说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可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对自己有戒心,故意试探自己。

“说的也是,你之前都是纸上谈兵,二十多万人的京营,确实有点多了。”

“要不这样,武腾四卫和勇士营交给你来训练,你看如何?”

朱翊钧却没有想那么多,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孙子虽说还是个孩子。

可想法很多,不算是之前让徐光启种植高产作物,还是向自己建议的售卖勋爵的想法,都见到了失效。

海贸关税的改革,虽然还没有实行,不过可想而知,效果肯定会不错。

这些能力虽然不错,可也只是体现在生财有道上。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这固然有用,可也不是根本,用人之道才是最重要的。

可朱由校只是皇太孙,没办法一些权利给他,毕竟还有个皇太子。

不过训练武腾四卫,倒是可以看出这小子会不会用人。

至于说兵权,朱翊钧没考虑这事。

朱翊钧自认为对这个孙子不错,若是皇太子是个有魄力的他可能还要犹豫一番。

可皇太子性格懦弱,就算给了皇太孙兵权,也不可能使他登上大位。

更不用说这只是训练的权利,而不是统兵之权,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他太年轻了,今年不过才13岁。

“武腾四卫和勇士营乃是皇宫禁军,干系重大,怎能让孙儿练手。”

京营朱由校都不愿意插手,更不用说武腾四卫了。

“兵法本就该学以致用,你只学不用,学了又有什么用?”

朱翊钧这话说的就和绕口令一般。

“皇爷爷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不管是京营还是武腾四卫都干系重大,若是皇爷爷允许的话,孙儿想从京营之中挑选三千人,再从边军中挑选一些将领来训练。”

朱由校见他说的也有道理,干脆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的想法倒是不错,卢受,派人前往兵部将九边所有将领名册拿来!”

朱翊钧见他答应,同时也知道进退满意的点了点头。

“若是能有犯错在家的将领再好不过。”

朱由校补充了一句。

“想法不错,把犯错在家的将领名单也拿来!”

朱翊钧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为什么要用犯错在家的将领,自然是施以恩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朱由校感恩戴德。

小半个时辰之后,卢受将将领名单拿了过来。

朱由校率先看的,便是犯错的将领。

很快看到了一个熟人,祖大寿。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他的出身和戚继光一样,都是世袭指挥佥事,当然他是宁远卫的指挥佥事。

万历四十年,祖大寿担任宁远中右所游击。蒙古朵颜部的蟒金儿入侵其下辖的曹庄,祖大寿却在打猎正在打猎,疏于防备。

兵部准备按照临阵先退律斩首,两年半后,朱翊钧下旨祖大寿监候处决。

现在还在刑部大牢里关着,他们家使了不少银子,走了不少的门路,也没能捞出来。

祖大寿今年38岁,原本应该是一个武将的黄金时期,却只能在大牢里蹲着。

继续往下看,他又发现了一个熟人,赵率教。

赵率教今年48岁,之前是延绥参将,受叔祖赵梦麟的牵连被人弹劾去职在家,到现在也有快十年了。

接着往下看,也没有发现熟悉的人名。

接着他开始看在职的人员,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潮河川守备满桂,他今年四十岁。

是一个从小兵成长为将领的人,靠的就是个人勇武,十八岁从军斩获颇多,可二十七岁才当上总旗。

三十六岁当上百户,现在是潮河川守备,是一个千户。

也就是说,满桂奋斗了二十多年,还不如戚继光、祖大寿世袭的官职。

没多多久又发现了几个熟悉的人,比如毛文龙等,不过朱由校对他的兴趣不是很大。

倒是今年二十八岁的千户何可纲,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后世祖大寿投降的时候,他宁死不降,对大明也算是忠心耿耿。

“皇爷爷,孙儿想要这四个人。”

将选好的名单拿给了朱翊钧。

“一个四十八、一个四十、一个三十八,一个二十八,年龄搭配倒也算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