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推广是重点(1 / 2)

煮瑞薯、烤瑞薯,一下子成了京城有名的吃食,尤其是烤瑞薯,颇受很多人的欢迎。

更别说,还有一些人买番薯回去熬粥喝。

这让原本不怎么值钱的番薯,搞得价格也不便宜,好在大家只是把它当个稀罕物,一斤十几二十文,也不在乎。

“早知道这瑞薯如此之前,当初就该多钟一些。”

听魏朝说两百亩瑞薯卖了近万两银子,朱由校笑着说道。

“物依稀为贵,殿下若是种的多了,这瑞薯也就不值钱了。”

徐光启对此倒是看的清楚。

“这倒也是,这些日子上疏推广瑞薯的奏折越来越多,徐师傅的册子应该准备好了吧?”

朱由校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随即问起了瑞薯推广的册子。

“回殿下,准备好了,今天正要拿给殿下看。”

徐光启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本不厚的小册子。

简单的看了一下,徐光启从介绍瑞薯何时种植,何时施肥,如何平整土地,后期如何储存、甚至该怎么吃,写的非常详细,用的也是白话文。

当然除了番薯之外,还有玉米的介绍和种植都在其中。

“这样的册子十分适合给百姓看,之前我和你讨论过得断句符号也用上了。”

朱由校看着这册子十分满意,自从徐光启当了他的老师,除了教他学问之外,两人还讨论给汉字注音、标点符号断句、字典、白话文等问题。

对于标点符号,徐光启也是十分赞同的,这次除了注音之外,其他的也都用上了。

“彦演,你看看徐师傅写的这册子如何?”

看完之后,朱由校将小册子递给了洪承畴。

洪承畴打开册子,看完了序言之后,瞬间有点懵了,这是徐大人写的册子?怎的如此直白,毫无文采可言,简直和家里的老娘说话一般。

“这册子以后要发往全国各地,想要推广玉米和瑞薯,就是要让百姓知道该如何种植。”

朱由校当然知道他为什么这个表情,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对百姓自然不能讲之乎者也,徐大人这篇册子恰到好处。”

听到朱由校这么说,洪承畴瞬间明白了这么回事,当即说道。

“当然推广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摊派地方,种植也该先从人多地少的山东、陕西、山西、福建、浙江等地开始。”

“至于玉米,也可以慢慢推广,毕竟可以做主粮。徐师傅认识传教士,可以和他们联系一下,看看是否还有什么高产的作物,或者他们口中的新大陆有的,可我大明没有的作物,都可以推荐一番。”

朱由校又向徐光启说道。

“臣听说,山西好像有人种植一种颇为类似瑞薯的作物,不过个头小的多,大的也就跟殿下的拳头差不多,小的不过鸽子蛋大小,产量虽然比不上瑞薯,可每亩地也能产上千斤。”

徐光启开口说道。

“徐大人说的可是土豆?”

一旁的魏忠贤突然插话问道。

“正是。”

听到魏忠贤这么说,徐光启点了点头。

“殿下,若是土豆的话,菜户营便有种植。”

魏忠贤向朱由校说道。

“你也知道土豆,我怎么从未见过?”

朱由校奇怪的问道,这魏忠贤都知道,自己没理由不知道啊。

“回殿下,这是之前弗朗机人上贡的贡品,原本种在花园,后来陛下嫌开白花不好看也不吉利,便送到菜户营去了。”

“这土豆味道不好,菜户营虽然多有种植,不过都是奴婢等下人食用,殿下自然没见过。”

魏忠贤将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味道不好,你们都是如何做?”

朱由校觉得奇怪,便开口问道。

“自然是切成了块炖着吃,尤其是一些上了岁数的宫人,牙口不好,只能吃些土豆,这土豆吃一些就能吃饱。”

魏忠贤将吃法说了出来。

“有没有试过烤了吃,或者蒸好之后蘸着……,算了,白糖一般人家也吃不起。”

“你去菜户营打听一下,这土豆产量几何,生产习性如何,一亩地能产千斤,也是很好的粮食了。”

“对了,别忘了再打听打听,是否还有佛郎机人进贡的吃的。”

朱由校原本想说蘸白糖,可后来一想一般人家吃不起白糖。

后世土豆在西方是主食,可是在中国基本都是作为菜来食用,这土豆泥如何做他也不知道。

“奴婢遵旨!”

听到朱由校吩咐,魏忠贤立刻离开去问了。

“如今天下气候异常,陕西等地经常干旱,还是要找抗旱耐寒且产量高的作物才行。”

其实朱由校知道,这土豆就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