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请大家吃玉米(1 / 2)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一点点的过去,炎炎夏日渐渐变得清凉。

朱由校终究还是没用上发条风扇,这个想法才跟万历提出,就被他以不是人君所为给顶了回去。

“殿下,您为何要这还没熟的玉蜀黍?”

魏忠贤提着一篮子带叶的玉蜀黍,也就是玉米,进了迎禧宫。

“这东西,你吃了没有,好吃么?”

朱由校没有回答他,反而问道。

“瞒不过殿下,奴婢尝了两粒,水有点多,没什么味道。”

魏忠贤尴尬的笑了笑,说出了对这玉蜀黍的看法。

“叫人把叶须除干净,煮熟了试试。”

对于如何吃玉米,朱由校是知道的,当即吩咐道。

“是,奴婢这就去做!”

魏忠贤闻言立刻提着篮子就要往外走。

没过多久,魏忠贤便端了煮好的玉米走了过来。

“跟我去慈庆宫,请父王和母妃也尝尝,对了,别忘了给陛下、皇后娘娘、贵妃娘娘那里也送一些。”

看着这些玉米,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道。

“奴婢遵旨!”

魏朝立刻答应下来,然后吩咐身边的太监们去办了。

“太子殿下,皇太孙殿下来了,正在正殿之中。”

慈庆宫里,朱常洛正在那里和一个选侍嬉戏,外面传来邹义的声音。

“知道了。”

朱常洛虽然心中不快,可自己儿子来了,还是要见的。

虽说儿子早晚请安,眼下还未到请安的时候,他来做什么?

心中奇怪着,朱常洛也顾不上选侍有些哀怨的目光,整理了一下衣服走了出去。

来到正殿,发现自己不怎么喜欢的太子妃正和儿子聊着什么。

“儿臣(臣妾)见过父王(殿下)。”

见他进来,朱由校和王氏起身行了一礼。

“都是自家人,何必多礼。”

朱常洛摆了摆手,走到位置上坐了下来,随即问道:“校儿今日没去父皇那里?”

“皇爷爷身体不适,儿臣已经三天没去了。”

朱由校对于万历皇帝也是有些无语,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

“即便是不去陪父皇,也该好好读书才是啊。”

对于这个儿子,朱常洛有些嫉妒,当然更多的还是欣慰。

毕竟儿子有出息他也跟着沾光,起码不用担心那个福王弟弟对皇位有什么想法了。

“父王教训的是,这不之前徐师傅在儿臣的王庄试种了一些番外之物,现在这些东西成熟了,儿臣命人做好给父王和母妃以及弟弟妹妹们尝尝。”

朱由校摆出了一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模样。

“哦,什么番外之物?”

朱常洛瞬间来了兴趣。

“父王请看请看,这叫玉蜀黍,乃是从海外流传到大明的作物,之前只在福建、浙江等地试种,徐师傅也是去年才在直隶试种。”

朱由校说着,打开了托盘上的盖子。

“拿来尝尝。”

看着那如黄玉般一粒粒的果实,朱常洛勾起了食欲。

邹义立刻上前,用小盘子夹了一块玉米,自己先吃了几粒,过了一会,才呈给朱常洛。

“恩,入口柔糯,还带着些许的甜味,味道不错。”

第一次吃玉米的朱由校不由的满意点头。

“母妃,您也尝尝。”

朱由校说着也夹了一块,递给王氏。

“味道确实不错,不知道这玉蜀黍是树上结的,还是地里种的?”

王氏吃了几粒也觉得味道不错,便开口问道。

“是地里种的,这玉蜀黍茎叶有点像高粱,只不过这果粒比高粱大了太多,这一株能长一束或者两束。”

朱由校开口解释。

“那亩产有多少?”

王氏又问道。

“此物亩产在同等的土地下,比小麦要多一些,不过最大的有点是贫瘠土地也能种植,而且是收完麦子再种,不耽误种植小麦。”

朱由校又将亩产情况说了出来。

“还还不错,此物可以在山东等多山的地方推广。”

朱常洛吃完了一块玉米,点了点头。

“除了煮了吃,还能怎么吃?”

王氏又问道。

“和小麦差不多,可以磨成面,不过听徐师傅说,此物没有小麦有粘性,最好是掺着一些小麦,这样做馒头、做饼子都可以。”

“而且,穗、茎叶可以烧火做饭,茎叶也可以喂养牲口。”

朱由校将玉米的一些好处说了出来。

“如此说来,有大规模推广的必要,邹义,把这玉蜀黍送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