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叛逆的万历(1 / 2)

“长孙殿下,要不歇息一会再练吧?”

偏殿之中,李进忠站在一旁,看着朱由校额角冒汗,一边轻轻扇着扇子,一边开口劝道。

“我不累,若是你累了,就歇一会吧,我也没有那么热。”

朱由校一笔一划的写着字,头也不抬的说道。

“奴婢这么会累呢,奴婢一点都不累。”

李进忠讪讪一笑,继续给他扇扇子。

一直到了中午,朱由校才停下笔来。

前世小学的时候,开过毛笔课,只不过学的不怎么样,现在有孙承宗指点,起码可以做到横平竖直。

说起来,现在的朱由校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学生,甚至没有之一。

一般人家启蒙请个秀才就不错了,若是能请个举人据对是大户人家。

进士启蒙的不能说没有,少的可怜。

可朱由校呢,榜眼启蒙,大明朝可以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能给他授课的老师,都是翰林院的学士,最起码也得是进士出身。

有这样的条件,不好好学习,绝对是暴殄天物。

更为重要的是,他知道如果不出意外,五年之后自己就要登基称帝。

历史上朱由校当皇帝,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

现在他可以提前五年出阁读书,最起码这几年可以多认识一些大臣,培养一些自己的班底。若是自己周围可以团结一批人,那么就没必要用魏忠贤了。

因此不但要读书,还要好好读书,展现自己有明君贤主的潜质,再由他们的嘴传扬出去,也算是提前扬名了。

也不知道是穿越者的福利,还是被那一棍子打的脑袋开窍,亦或者是自己有后世的记忆,朱由校觉得现在读书一点都不费劲。

三百千背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一开始他还怀疑是不是自己后世经常听到这些东西,所以潜意识有了记忆,于是乎找来从没看过的易经试了一下,这才发现,他的记忆力是真的变好了。

以前背课文可不是轻松的事情,不好好读十几遍可背不下来。可现在认真默诵两遍,一页书就能背下来。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刚才外面发生的事情,如果知道的话,心里肯定十分高兴,扬名的第一步算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听孙师傅说,你三百千都会背诵了?”

吃过了午饭,朱常洛将朱由校叫到身边。

“回父王,我都会背了。”

朱由校回答道。

“那我考考你,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下面是什么?”

朱常洛笑了笑,随口提问。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朱由校立刻接上,背诵了起来。

“好,你比为父要聪明,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

听着朱由校流利的背诵下来,朱常洛大喜勉励。

“是,父王!”

朱由校应下来。

原本朱由校以为读完三百千这种启蒙文章,接下来就是该讲四书五经了。

万万没想到,启蒙的书籍居然这么多,可怜自己前世只知道三百千,顶多加上一个弟子规。

给朱由校上课的老师,一个个都是满怀热情,讲起课来旁征博引,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掏出来。

他的书法课由张瑞图教授,对于这个张瑞图,朱由校只记得他好像当过内阁的阁臣,倒是不知道他擅长书法,后来询问了朱常洛才知道。

这位和著名的董其昌齐名,号称南张北董,董其昌曾经担任过朱常洛的老师,只不过现在告病在家。

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朱由校勤敏好学的名声也传扬了出去。

“这些人真是不让朕清净,为了让朕册立皇太孙,居然说什么皇长孙聪敏过人,读书半年熟读四书五经,便是朕当年像他这个年纪,也不过刚刚学习四书五经!”

看着手中的奏折,朱翊钧露出厌恶的神情,这些大臣做的太过分了。

“这可说不准,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现在宫里不少人都在说,皇长孙在太祖忌日那天醒来,得到了太祖皇帝庇佑,日后继承大统,肯定是位明君。”

郑贵妃在一旁,看似是在帮朱由校说话,实际上却是在使绊子。

“他们这些人教出来的明君是真正的明君么,一个十岁的孩子,说什么四书五经,也不怕别人笑话!”

闻听此言,朱翊钧一脸的不屑,对于这些文官什么德行,他可是一清二楚。

在他想来,这些大臣分明就是想让自己册立朱由校,借此巩固朱常洛太子之位。

“由校这孩子我也知道一些,以前一个姓刘的太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