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生死之交(1 / 2)

于是,张耳和黄清照在外黄买了一处豪宅,过了几日,又完了婚。

人逢喜事精神爽。

张耳抱得美人归,又得了一大笔财产,自然十分高兴。

他广交朋友,因为有了黄清照娘家的支持,他可以招待远方来的朋友。

这一天,张耳与黄清照回娘家看望她的爹娘。

“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黄承风问张耳。

“这段时间,小婿这里来了一些朋友,我整日忙于接待朋友。”张耳恭敬地说。

“交朋友,也不能说不对,当初战国四公子都以广泛交友,养门客为资本,才有了后来尊贵的地位。我听说,之前,你也是信陵君的座上客。不过,我要提醒你,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有的人看上去是不错,貌似忠厚,实为奸诈,内心里欲望太多,贪得无厌。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都因为交友不慎,而身败名裂。”黄承风说。

“小婿谨记岳父大人的教诲。”张耳站起身来躬身施礼,说道。

“你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有点可惜了,我觉得还是为官才是正道,我在官场上也认识一些朋友,我来找他们给你捐个外黄的县令当,你可愿意?”

“岳父大人,真要是那样的话,那太好了。”张耳再次施礼。

张耳心想这个岳父老泰山算是给他找到了,替他想得太周到了。

不久,张耳就做了外黄县令,他的名声比以前更加显赫了。

外黄县衙。

“报告大人,门外有人求见。”有一名手下跑过来说。

“谁要见我?”张耳问。

“那人自称陈馀。”

“哦?他来了。”

张耳身着便衣,出门降阶迎接。

只见门前有一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灰头土脸,和要饭花子也差不多少,张耳差点没认出来。

“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陈馀见到张耳,趴在地上磕头。

“贤弟,快快请起,”张耳连忙过来,用双手把他搀扶起来,“你我乃是好兄弟,用不着这样客套,你能到我这里来,我真是太高兴了。”

“大哥,我也是才听说,你在这里做了县令,之前,我不是听说你犯了事,逃到这里的吗?怎么摇身一变,又成了县令了?”陈馀不解地问。

“此事,说来话长,贤弟,请随我进屋,听我慢慢道来。只是你现在怎么会落魄到如此境地?”

“我也是一言难尽啊。”

二人携手揽腕进了厅堂。

张耳吩咐一声,让人打来洗脸水,让陈馀先洗把脸,然后,摆酒设宴,招待陈馀。

张耳就把他到外黄的经过向陈馀诉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这么一说,大哥,你好福气啊,有钱有地位,又娶了个贤惠而又漂亮的嫂子,真是令人羡慕,”陈馀感慨地说,“而小弟我现在是一无所有啊。”

“贤弟,你还年轻,你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都在我之上,你将来前途无量啊。”

“大哥,你就不要安慰我了,我现在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吃饭都成问题,哪来的前途?”陈馀说。

“贤弟,这也算不得什么,不久前,我不也什么都没有嘛。如今,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半口,你还担心什么?”张耳说。

“大哥,我谢谢你的美意,但是,人终究还得靠自己啊,我越来越觉得这儒家学说没有用,吃不开,当初学这些,是不是错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儒家学说将来必有大用,你不必过于着急。”

“我若能有你一半成功,就心满意足了。”陈馀叹了一口气说。

“贤弟,以你的才干,我料你将来,至少也是个将军,这小小县令又算得了什么?”

“大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啊。将军哪有那么好做的呢?”

“此事不是急的事,得慢慢来,”张耳顿了顿,问道,“你娶亲了吗?”

“还没有,我现在是个穷光蛋,有哪家的姑娘会愿意跟我?”陈馀说。

“贤弟,你不必过于谦虚。我倒是认识一个有钱人,名叫公乘康,他有一个女儿名叫公乘娇,长得很是漂亮,而且喜爱读书,是个难得的好姑娘,如果你愿意的话,将公乘娇许配给你,如何?”张耳说。

“哎呀,大哥,要真是那样的话,小弟感激不尽。从今以后,不管有什么事,只要是能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陈馀说着又趴在地上给张耳磕头。

“贤弟,你言重了,快起来。”张耳又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大哥,这要我怎样感谢你呢?”

“这也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你是个人物,倘若你是那无才无德之人,我想帮也帮不上你的忙啊,”张耳说,“这样吧,你暂且在我府中住下,我让你嫂子给你拿点钱,你去做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