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据守丰邑(1 / 2)

这一天,刘邦召集众人开会。

“兄弟们,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天把大家请来,是想和大家议一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刘邦说。

“沛公,你是头儿,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卢绾说。

“诸位,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我们杀了沛县令,夺取了沛县,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和秦王朝彻底决裂了,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反秦的道路,而且是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我们干了这些事,一旦落入秦军之手,你们说,秦军会饶过我们吗?”刘邦问。

“不能。”众人说。

“是啊,因此,我们必须和他们干到底,但是,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薄弱啊,把我们的所有的人加在一起,也不过数百人,而且装备差,缺少战马和兵器,我们的人也缺少训练,这样的一支队伍,怎么能是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的对手呢?”刘邦担心地说。

众人一听,觉得刘邦分析得不是没有道理。

“沛公,那你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周勃问。

“我的意思,第一,进攻;第二,建立我们自己的大本营。”刘邦说。

此语一出,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此时,但见刘邦拿出一张自己画的草图,挂了起来,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开始向大家进行讲解。

“所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们不能束手待毙,我们只能在进攻中,不断地壮大我们的实力,你们看草图,我们现在在沛县这里,我们的正北方向是胡陵,再往西北方向去一点是方与,大的地方我们啃不了,我们就先从小的地方入手,我已派人探得这两处的秦军的人马并不多,城防也并不十分坚固,而且他们手中有很多的兵器以及战马,等于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意,先取胡陵,再攻方与。”刘邦说。

“同意!”众人说。

“另外,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在这里屯积粮草,招兵买马,训练士卒等等。你们觉得放在哪里比较好?”刘邦问。

“沛公,你原是泗水亭的亭长,要不就把泗水亭作为我们的根据地吧。”有人说。

刘邦摇头说:“那里太小,而且没有城防。”

“要不就放在沛县吧,这里有城防。”又有人说。

刘邦又摇头说:“沛县虽有城防,却容易受到秦军的攻击。”

“那你说放哪里好?”

“我的意思,把我们的大本营设在丰邑。”刘邦说。

“为什么?”大伙问道。

“其一,秦在丰邑的统治力量薄弱,秦朝实行的是郡县两级制,郡县城是控制各地的统治据点,秦的军队大多集中于郡治,而丰邑在县之下,乡邑是没有正规的秦军的,丰邑又远离秦朝的统治据点,最近的泗水、砀、薛三郡郡城皆在两百里开外,周围的县城都在六七十里乃至百里,我们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既不能与秦的正规军作战,也没有力量去攻打郡县;其二,我们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基础,这里是我们的故乡,有我们的朋友,有我们熟悉的父老乡亲;其三,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大家请看草图。”

众人都抬起头,听刘邦说。

“丰邑位于泗水郡的西北隅,地接三郡八县,其东部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沛县,南部是萧县,这两个县属泗水郡,它的北部是方与,东北是胡陵,属薛郡,西北是东缗,西部是单父,西南是下邑和砀县,属于砀郡,三郡互不统辖,利益不相一致,则行动必不相协调,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地带;其四,丰邑有坚固的城防,易守而难攻,鉴于丰邑有以上诸多有利因素,因此,我想把我们的大本营设在这里,你们认为如何?”刘邦问。

“同意,赞成!”众人一听刘邦考虑得很是周全,都表示同意。

“既然如此,谁愿意守丰邑?”刘邦问。

“我,我愿意守。”

众人一看说话的非是旁人,正是雍齿。

“说说看,为什么你愿意守丰邑?”刘邦一看是他,倒是有点意外,问道。

“沛公,说出来不怕大伙儿笑话,在座的,我的功夫是最差的,曹参、周勃、卢绾等各位兄弟谁不比我厉害?你们马上要去攻打胡陵和方与,正是用人之际,有他们给您冲锋陷阵,那定是所向披靡,马到成功,我说这话,我可不是怕死啊,而是我在这方面确实不如各位,但是,让我来搞搞后勤,招兵买马,运送粮草,训练新兵等等,我觉得我还凑合。”雍齿说。

“说来说去,你不敢上前线,躲在后方,那不还是怕死吗?”陈濞说。

“哎呀,兄弟们,人各有所长嘛,带兵打仗,征战沙场,我不是那块料嘛。”雍齿厚着脸皮说。

“行吧,既然你愿意守丰邑,那就由你来守吧,不过,我可告诉你,这丰邑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绝对不容有失,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你可千万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