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公社,人来人往,院子里站满了从各个地方过来的知青。

各村都派了人来接,大部分都是牛车,只有极个别才有拖拉机。

萧家村来人是大队长,拿着旱烟坐在牛车边缘,边等边和旁边认识的人说话。

公社书记说完话,各大队就要接人回去了。

萧家村分到了六个人,四男两女。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二十岁左右,穿着一件白色衬衫,一条黑色裤子。

手腕戴着一块表,看起来家境优渥。

他走到大队长面前,温声打招呼:“大队长,我叫林子业,是这次来咱们萧家村的下乡知青,谢谢您来接我们。”

说完转身朝其他几个知青使了个眼色,其他人也纷纷跟着打招呼。

不知道要干嘛,没关系,跟着聪明人走就对了。

大队长看到林子业和这几个知青的小动作,内心感慨,这是来了个聪明人。

这样很好,双方都轻松。

镇上离村子一个多小时,已经算近的了。

众人到村,刚半下午,大家都去上工了。

大队长把几人带到知青住的地方,四个男人正好住一起,新打开一间屋子,女孩只有两个人,就和之前两个知青住一起。

在接人前,大队长已经让今天想歇歇的老知青帮着打扫了屋子,给他算半个工分。

安顿好这些新来的知青,对旁边老知青说道:“他们刚来,有啥不懂的,你们老知青带带他们。”

老知青:“我知道了,大队长。”

大队长又对新来的几个人说道:“你们先收拾,熟悉熟悉,有什么不懂的问他们,有事去大队部。”

林子业:“好的,大队长,您放心,我们会尽快适应的。”

其他人的声音也陆续响起:“麻烦大队长了,那您先忙。”

大队长走了之后,知青们站在院里,说了几句话,简单认识下,知道老知青帮他们收拾屋子,都出言感谢。

一下子就拉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了。

坐了那么久的车,又走路过来,大家都很疲惫了。

两个女同志直接进她们那屋收拾去了,男同志们见状也进屋收拾了。

屋子八九个平方,里面一个土炕,一个破旧的大方桌子,少了三个桌腿,倒在地上。

老知青叫张国栋,24岁,下乡两年了;老家就在本省,回家当天就能到。

张国栋说道:“这桌子我没拿出去,想着你们修修,还能用,就不用置办了,你们自己看,要是不想要,我拿出去。”

林子业:“我都行。”

几人想着就是桌腿断了,他们修修就好了,还不用再找人做了。

大家一致都是先铺好被褥,其他东西先放着,想缓缓再收拾。

结果一转头,就看到林子业已经开始收拾了。

…几人默了默,也起来收拾了。

如果他们知道一个词,肯定会吐槽:“这是要卷起来吗?是吧是吧!”

林子业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他自小就很独立,主意正,这次也是他自己主动下乡的。

他家住在军区大院,爷爷身居要职,爸妈在政府单位工作,还有两个叔叔和两个姑姑,也都在军部或者其他岗位工作。

家里小辈很多,他家里三个孩子,他排行老二,有个大哥在部队,一个妹妹刚高中毕业。

他本来在机关单位上班,因为妹妹符合下乡要求,他们不敢运作,就怕被家里的敌对方抓到把柄。

妹妹从小就是被家里人宠着长大的,她一个小姑娘在乡下很难生存,容易被坏人盯上,就算有家里给寄钱票,也没法保证她的安全。

家里其他人的工作她也干不了,只有他最合适,所以他把工作让给妹妹下乡了。

林子业倒是一点不愁,他有头脑有身手,有人脉,也不缺钱票,非要说的话,就是不要太高调。

所以,他在哪里都可以生活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