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下蛋(1 / 2)

之前的史莱姆,繁殖行为是这样的。  由两只,或者更多——于途有一次观察到3只一起,比3只更多暂时没有观察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然后分裂出2n-1只体型稍小一点的史莱姆。  简单来说,就是融合,再分裂。  分裂出来的史莱姆,会继承融合方的特质以及技能。  当然也有可能不继承,这里面有一定的随机性。  甚至分裂出来新物种史莱姆,也是有可能的。于途猜测那是基因突变了。  但这一批三国史莱姆里,它们除了用传统的融合再分裂的繁殖方式以外,于途还观测到了另一种繁殖方式。  这种繁殖方式很牛比,简单来说,就是“下蛋”。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某一只史莱姆开始进食,一反常态地吃得比平常多很多,胖成一个球,头顶的小揪揪都快看不到了。  它会找一个安全的角落,通常是山洞里或岩壁下,然后安静地待一段时间,开始“下蛋”。  是的,不需要别的史莱姆配合,自己进行下蛋行为。  它会缓慢地从身体里分裂出一坨蛋状物质,并精心呵护那枚蛋。  大约15-20个小时左右,“蛋”会孵化成为一只小史莱姆。长得几乎就是下蛋者的翻版。  整个过程都没有别的史莱姆的参与。由下蛋的成年史莱姆独自一姆完成。  于途觉得很神奇。  他比较了两种繁殖方式,总结其异同之处。  融合再分裂的方式,需要两只及以上的史莱姆;  下蛋只需要一只。  融合再分裂的方式,会把父母的存在抹杀,新生的2n-1只史莱姆,本质是平均分配了父母的物质;  下蛋不会抹杀父母,下蛋者依旧存在。  融合再分裂出来的史莱姆,体质较强,初始就有一定战斗力;  下蛋出来的小史莱姆,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很弱小,需要被父母保护,类似人类的婴儿。  融合再分裂出来的史莱姆,产生变异的几率较高;  下蛋出来的小史莱姆,产生变异的几率较低。  总之,两种方式各有优劣。  于途总结出来一个规律:越是强大的史莱姆,越偏向于下蛋这种繁殖方式。因为这对种群的发展是有利的。  因为强者依旧是强者。若跟弱者融合,分裂出来的史莱姆,可能强度比不过孵蛋出来成长后的史莱姆。  并且还会损失一个强者。  “一种生物竟然有两种不同的繁殖方式,蓝星物种里也没有类似的例子吧!”  于途感慨。他觉得史莱姆这种生物,越发有意思了。  ……  基本上,第二周期,可以命名为繁殖周期。  之后的一周时间里,三个国家的史莱姆一直在进行着扩大种群的行为。  两种繁殖方式是并存的,是史莱姆们每个个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通过下蛋方式出生的小史莱姆们,会得到最充足的保护,即便不是父母,也会主动起到照顾的职责。  等到小史莱姆成长到一定阶段,成年史莱姆会对其进行战斗训练。  包括且不限于:锻炼力量,提升耐力,提升技能熟练度,以及训练团体作战的能力等等。  简而言之一句话,全民皆兵。  当每个国家史莱姆的数量恢复到二十只出头时,第二周期就要步入尾声。  也是最残酷的阶段。  又一个周六的到来,1/2/3号元世界通往中心世界的大门,即将在早上八点,准时开启。  ……  10月末的周六。天气很冷。  柴镇这个北方小镇,温度已经来到了10度以下。  天黑的时候,温度更是逼近零度。  等到了冬天更是可怕,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十多度。出门必须棉衣棉裤帽子手套全副武装,不然把你冻成狗。  于途都不知道,等到那时,元世界里的史莱姆怎么办。它们能够挺过冬日的严寒吗?  元世界外层的蓝色光幕墙壁,可以阻挡雨水、落叶等外物,但是对于阳光和温度,却没有阻隔效果。  算了,等到时候再想办法吧。车到山前必有路。  实在不行,就租个蔬菜大棚,然后把元世界移到大棚里好了。  说回正题。  早上八点,于途裹着厚厚的衣物,来到园子里,观察元世界里史莱姆们的情况。  此时此刻,1/2/3号世界通往中心世界的大门已开启,三个国家的史莱姆们在试探了一番后,才缓缓顺着通道进入到中心世界。  于途知道它们在试探什么。它们在寻找怪物的踪迹。  上周日那三只怪物,实在给三国史莱姆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发现怪物不在后,史莱姆们才胆大起来,按照记忆中的方向,朝中心世界的物资刷新点而去。  那里,于途已经补充了一波物资。物资量是根据现有史莱姆们的总数补充的。  比它们一周消耗量少了一些。  因为如果物资足量的话,那么三国之间就有可能达成协议,平均分享物资了。  于途的目的,还是要创造出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并且观察在这种条件下,史莱姆文明的发展趋势。  红蓝绿三国史莱姆小心翼翼的,几乎在同一时刻到达了物资刷新点。  “会爆发第二场三国大战吗……”于途喃喃自语。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于途的预想发展。  三个国家对峙片刻后,各自默默分出一小队姆,开始搬运物资。  绝大部分姆保持对峙状态,确保任何一方不会轻举妄动。  于途讶然:“这么平和吗?这就是你们发展出来的最优策略?”  就这么一边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