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会议室最靓的仔(1 / 2)

郝俊课题组实验室,尚斌正在指导苏寒雨、张飞和郭华进行赛前最后的系统测试,再过3天,他们就要去哈桑帝国参加本次的传音人工智能大赛决赛。  为了扩大人工智能大赛这项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传音集团成为了2033国际机器学习会议的赞助商。  因而本届赛事的决赛也就顺利成章地成为了本年度国际机器学习会议的一部分。  决赛地点就在哈桑帝国东部沿海城市——约克市。  为了拿到决赛入场券,苏寒雨、张飞和郭华在实验室打了一周地铺。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普沃大学的这支小队在线上赛大杀四方,以泰拉帝国前8名的成绩入围决赛。  看着搭建好的系统正在平稳流畅地运行,尚斌不禁为这三名本科生的能力和毅力感到吃惊。在普沃大学这样学风一般的学校,会技术、懂理论、喜交流、擅合作的学生真是不多见。  郝俊教授能从学院两百多名大二学生中选出这三人,确实眼光独到。  尚斌看到进展十分顺利,便回到办公室,开始准备国际机器学习会议的口头报告和海报。  他在本届会议发表的两篇论文,一篇是口头报告,一篇是海报。  而国际表征学习会议因为某种原因推迟了,因此可以暂时不用考虑。  报告写至一半,电脑屏幕上方弹出两条信息,有两封未读邮件。  难道是之前投稿的两篇论文出结果了?这次审稿这么快的吗?  有了之前连中三篇论文的发表经历,尚斌已经不再那么害怕面对评审结果了。  他飞速打开邮箱,  如他所料,  人工智能国际大会和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提前几天就返回结果了。  他逐个点开邮件,仔细看了一下评审意见,  一篇分数为7/7/8,另一篇是6/6/7/8。  从分数来看,简单答复一下就可以录用。  如同单片机处理高级中断一样,尚斌停下手头的工作,快速浏览了一下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就动笔回复。  这一套流程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很快就提交了回复。  他长呼一口气,突然感觉鼻子流出一股温热的液体。  是血!  之前,尚斌只有在开启纯净者能力后才会流鼻血。  最近的一周,这已经是第三次出现这种情况了。  星界局已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他寻找抵抗小蓝瓶副作用的方法,但始终一无所获。  直到昨天晚上,他接到了唐龙教授,也就是罗德岛2号遗迹考古队长的电话。  唐龙在电话中告诉尚斌,自己的一位朋友有可能发现了与纯净者有关的线索。  他的这位朋友会参加本年度的人类文化学学术年会,到时尚斌也可以一起过去。  巧合的是,学术年会恰好在国际机器学习会议的最后一天召开,地点也同为哈桑帝国约克市。  尚斌好不容易才止住血流,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能再拖了。  等到达约克市之后先与唐龙教授会合。  叮铃铃!  待办事项的闹钟响了。  上午他有一个会要参加,看了下时间,还有十分钟,于是他拿起保温杯,前往院楼312会议室。  前几日,尚斌刚刚获批阿萨海姆集团500万第纳尔技术合作资金,并与海润集团正式签下200万第纳尔的合约。  一路上,遇到尚斌的老师都向他表示祝贺。  “尚老师,听说您接了700万的项目,真厉害!”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吴老师向他道贺。  “尚教授你怎么那么厉害啊,刚来就能接横向,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还没遇到过跟你一样的。”隔壁本科教学办公室的女老师王霜也向他道喜。  “哈哈哈哈,运气好,运气好。”尚斌一边继续朝前走,一边笑着摆了摆手。  尚斌来到会议室,发现已经有几位同事到场,见到他后冲他面带笑意地点点头。  尚斌与他们并不熟悉,只是微笑着点头以示回应。  没过多时,会议室走进几位重量级人物,其中一位便是校长李进,院长王德才和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陪伴左右。  院长王德才自然是东道主,他简单说了几句:  “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添砖加瓦。”  “我们有幸请到了李进校长和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尹亮主任,来我院进行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指导工作。大家欢迎!”  其实,并非王德才主动邀请李进和尹亮参加本次会议。  与其说是会议,不如说是校领导和部门领导来学院考察工作。  不光是人工智能学院,所有理工科学院,学校领导都要进行例行考察。  “首先,由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尹亮主任发言。”王德才向尹亮致以微笑。  尹亮四十多岁,一脸严肃,仿佛人工智能学院全体老师都欠他钱。  环视众人一圈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各位老师好。今天来,主要是理一理咱们人工智能学院的社会服务情况。”  所谓社会服务,其实就是老师与校外企业和公司达成的技术合作。  主要衡量指标就是专利转化数量与金额、横向课题到账经费和产学研基地的建立情况。  “本年度,截止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学院的专利成果转化数量为2个,总金额20万,横向课题到账经费为100万,新增产学研基地为0。”  “三项成绩都非常不理想,尤其是横向课题这块,与其他学院差距较大,电子信息学院今年为止已经到账经费超过一亿。”  “根据年初布置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