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澹台听雪的想法(1 / 2)

听到这话,岑夫子立刻身体一僵,他紧紧盯着澹台听雪,问道:“你说什么?北疆……”

澹台听雪神色平静,缓缓道:“是的,师父。北疆在师兄的治理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修建了铁路,连接了各大城市,使得交通变得极为便利。市内则有自行车通行,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发明了蒸汽机,让工坊脱离了水力的限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北疆经济的飞速发展。”

“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澹台听雪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要将北疆的一切变化都映入岑夫子的心中。

她缓缓道:“师父,北疆的变化确实令人难以置信。除了铁路、自行车和蒸汽机带来的经济飞跃,他们在军械方面的发展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他们研制出了新型的盔甲,不再是沉重的铁甲,而是轻便且防护力极强的合金甲。这种盔甲不仅让士兵在战场上行动自如,更能有效抵御敌人的攻击。”澹台听雪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和敬佩。

“更重要的是,北疆的武器研发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研制出了散弹枪,这种枪械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射出大量的弹丸,对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而且,他们还研发出了更为先进的步枪,射程远、精度高,让北疆的军队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他们发明了电灯,让夜晚变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他们还创造了电影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奇闻异事。这些创新和发明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推动了北疆文化的蓬勃发展。”

岑夫子的眼神中闪烁着震惊和疑惑的光芒,喃喃道:“难以置信。”

她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以前千里无人烟的北疆,现在人口已经接近南阳。而且,他们还造出了汽轮船,通过海洋可以将生意直接做到鲁地和江南。现在北都的富庶早已超过了南阳城。这一切,都是以格物来发展经济的结果。按照白羽师兄的说法,就是‘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岑夫子听完澹台听雪的讲述,久久无法言语。他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同时也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他转头看向谢青云,问道:“青云,这……这些都是真的吗?”

谢青云点头道:“是的,师父。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些都是确确实实发生在北疆的事情。弟子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闻此言,岑夫子深吸一气,感慨良多:“嗟乎!不意北疆已日新月异,而我等犹故步自封,落后甚远。”乃凝视澹台听雪而言曰:“听雪,货殖兴旺固然可喜,然百姓安乐亦不可轻忽。须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之理,若徒求市利而忽视公理道义,恐将重蹈覆辙,眼见其琼楼玉宇起,复见其广厦倾颓矣。”

澹台听雪嫣然一笑,说道:“师兄高瞻远瞩,深知百姓乃国家之根本,故而在北疆推行了诸多惠民之策。”

“其一,便是养老保障之制。北疆百姓,无论贫富,皆可在年老时得到国家之赡养,使得老者老有所依,安享晚年,无需再为生计而忧愁。”

“其二,为免费医疗之策。北疆设立众多医院、药局,百姓有病可得到及时诊治,药费全免。此举大大减轻了百姓之负担,使得百姓在疾病面前不再无助。”

“其三,乃义务教育之制。北疆之孩童,无论男女,皆需入学接受教育。学堂之设,遍及乡村,使得寒门子弟亦有出人头地之机会。女子亦得读书识字,开拓眼界,不再局限于闺阁之中。”

“其四,为男女平权之法。北疆废除了诸多束缚女子之陋习,女子可与男子一样参与社会之各种活动,亦可担任公职,为国家之建设贡献力量。”

“其五,推行公务员财产公开透明申报之制。此举旨在防止贪污腐败之风气滋生,确保国家公职人员之清廉公正。”

澹台听雪越说越兴奋,岑夫子却越听越心惊,这一套东西确实与儒家传统观念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很多地方都格格不入。

在岑夫子看来,北疆所推行的免费医疗、义务教育等政策,虽然体现了仁政的思想,但却忽略了“教化”的重要性。而男女平权、女子教育等观念,更是与儒家“男尊女卑”的思想背道而驰。至于公务员财产公开透明申报等制度,虽然有助于防止贪污腐败,但在岑夫子看来,这却是对官员隐私的不尊重,有违“礼”的原则。

想到这里,岑夫子不禁长叹一声:“唉!听雪所言,虽令人耳目一新,然其中诸多观念与做法,实与儒家之道大相径庭。甚至有些地方,可称之为大逆不道、倒行逆施之举。”

这时,澹台听雪听到师父的话,突然抬起头来说道:“师父,你也知道,我这个皇帝算是临危受命,其实我也不太喜欢当皇帝。但是,既然这个重担落到了我的肩上,我就不能不负起责任来。”

她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因此,我回想起师兄曾提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