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风雪帽(1 / 2)

中午这顿饭吃了约莫一个多小时。 吃完之后,大家意犹未尽,摸着自己的肚皮说说笑笑。 村长和蒋支书更是夸赞不停,要不说老四能在钢铁厂当上工人?这手艺没得说! 梁斌在这两位面前从来就不是谦虚的人,也开始自卖自夸起来。 听到梁斌会做那么多菜,羡慕不已。 过惯苦日子的人也想吃点儿好的呢! “四哥,要不你把这个汤底的熬制方法教给大家吧。大家种了大棚,能多点儿收入,拿出点儿钱吃顿热乎的火锅肯定开心。”叶桑柔提议。 “没问题!学啥包会!”梁斌信誓旦旦。 当天下午,陈花和李秀兰便结伴来了梁家。 村里的消息是瞒不住的,听到她们来跟梁斌熬火锅汤底,好几个婶子也进了梁家,说是想学一学。 毕竟梁家冒的香味儿,大门儿外都能闻到! 就像梁斌说的那样,包会! 为了让大家记得牢固,梁斌专门半写半画了个单子,需要的原料、佐料,熬制的时间,事无巨细。 不过叶桑柔没有参与,而是和蒋信仁、蒋光一起坐在赵丽芬那边织帽子。 村里人家都有织毛衣的毛线和针,那些剩下的刚好用来练手。 这是叶桑柔第一次拿针线织东西,笨手笨脚的,四肢像是刚刚装上一般。 蒋信仁和她一样,都是第一次碰这玩意儿,织出来的东西丑得不行。 相比之下,蒋光和赵丽芬就顺畅多了。 针线整齐,松紧一致,这风雪帽就是帽子下多了围巾,两边沿着织下去没有什么难的,只是想要多些花样儿就要费力了。 四人说说笑笑,边学边织,蒋光和赵丽芬俨然成了她们两个的老师,一个下午过去,两个终于熟练了一些。 叶桑柔抬头活动活动僵硬的脖子,却看到蒋光手中的帽子已经成型,甚至左边延伸出来的围巾也在勾线了。 再看赵丽芬,她的帽子已经完型,正准备织围巾呢。 真快! 叶桑柔满眼钦佩,尤其是蒋光,她之前只是从蒋光和蒋支书的对话中判断他会针织,没想到他手艺这么好。 如此算来,蒋光一天最少能提供一顶帽子。 加上赵丽芬、蒋信仁,以及她计划拉进来的李燕儿,一天四五顶是有的,放在县里的铺子,应该也够卖了。 琢磨完之后,她又低头练习,直到院里的声音消失,她终于学会了转弯,这才又抬起了头。 蒋光似乎等了一会儿了,见她抬头,邀功似的将自己织好的帽子递给她。 “五嫂,你看看我织得咋样?” 她们用的毛线都是织毛衣剩下的黑线,而且稍微细一些,出来的效果没有圆圆戴的那顶好看,不过更防风。 叶桑柔拿在手里细细地看,毛线很匀称,能看得出蒋光是有这门手艺的。 “好!光子,你再学学能不能把帽子织得好看点儿,这样价格也能卖高点儿。” “真的?”蒋光两眼放光,“五嫂,你说这一顶帽子卖几毛合适呢?” 叶桑柔暗暗思忖,现在的毛线一斤是一块一,一斤能织三顶帽子还多一点儿,分算下来,一顶帽子需要的成本不到四毛。 所以一顶帽子卖六毛是合适的,若是花样好看些,能卖到七八毛。 利润不大,只有两三毛,而且费时费力。 不过这东西只有冬天戴,乡下人冬天在家里窝着,织几顶帽子打发时间,还能挣点儿钱,值当。 听完叶桑柔的说法,蒋光笑开了花儿。 要是他一天织两顶,两天半就能挣一块钱了! 但是蒋信仁却有了疑问,“五嫂,你不是说合作吗?我们在你的店卖帽子,那你不是亏了?” 蒋光也反应了过来,“对啊,这就不叫合作了。” “这样吧,店里的位置算我租给你们的,一顶帽子五分钱,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已经是很低的价格了,也就是说,这五分钱还要往蒋婷婷和石头的业绩里分,最后到叶桑柔手里的,根本就不到五分钱。 不过,积少成多。 蒋信仁和蒋光猛地点头,把帽子放在店里卖,还蹭了店里的客流量,就算五嫂要一毛,他们也满意。 冬天闲着也是闲着,今年冬天有大棚又能织帽子多亏了五嫂! “行,那就这么定了。不过你们织的时候可得仔细点儿,不能让人觉得我店里卖的是次品。” “五嫂你放心,我一定织得特好!”蒋光笑呵呵保证。 “还有我!我肯定好好学!”蒋信仁也保证。 “行,你们织好之后先给四嫂过关,然后让大嫂捎到店里。至于线的事情,我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批发一些,这样成本也能低点儿。 还有钱,我会让婷婷记好,每个月把账单拿给你们看一看,到时候一起给你们钱,怎么样?” 蒋信仁和蒋光自然答应。 跟他们商量完之后,天已经蒙蒙黑了,叶桑柔走到院里伸了个懒腰。 村里的婶子们已经各自回家了,闻着厨房那一股子若有若无的香味儿,叶桑柔就知道婶子们肯定学到了东西。 跟大哥他们打了招呼后,叶桑柔径直去了李燕儿家。 开门儿的是蒋全儿。 “老五家的?来找燕儿的吧?燕儿!老五家的来找你了!” 蒋全儿让叶桑柔进门的同时朝屋里喊了声,李燕儿很快就探出了头,招呼着叶桑柔进了屋子。 说明来意之后,李燕儿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行啊妹子!我明儿就去你大哥那儿,向光子学习学习。” 叶桑柔知道李燕儿一定会对这赚钱儿的事儿感兴趣,怕她过于激动,又嘱咐了她几句。 “姐,这事儿还是保密哈!而且刚开始不知道能不能卖得出去,一天织一两顶就行,当打发时间。 万一织多了卖不出去,我可是担不了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