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 1(1 / 2)

星空与法则[悬疑] 闲箬 1643 字 7个月前

黎明的豆角巷,黑漆铜环的大门吱嘎打开,赵大爷拿着笤帚打着哈欠跨过历史悠久的门槛。左右张望了一下,回头却被自家墙垣下的身影禁不住吓了一跳。

“咋睡这地来了?啧,哪不能睡要睡这真是。”今天街道有环境检查,他可不想待会被揪着再扫一遍。

嘀咕着走了过去,赵大爷定睛一瞧,蜷缩在地的人影面朝墙,身上的衣服裤子还算整齐,就是这颜色看着有些日子没洗了,脏兮兮的。脑袋下枕着个蛇皮袋,旁边还有个搪瓷碗。这碗倒是新的很,里头还有几个硬币。

原来是个要饭的。

“喂,起了起了,这不能睡。”喊了两声,地上的人像是没醒。

“喂,要睡去别的地方睡,这儿不能睡听到没?”赵大爷皱起了眉头,但地上那人仍不搭理他。

“真是的,耳朵不好使还是怎么?”随着愈发响亮的嗓门,拿起手中的笤帚去戳他,赵大爷一边戳一边更生气地嚷着,“都说这不能睡了,这儿是景区,都跟你们这些人说过多少遍,多少遍了啊?!要睡去救助站睡去。”

赵大爷使大了劲,可那人愣是“摇晃”了几下,再没其他动静。这下,赵大爷多年的高血压都被气得蹭蹭往上升,“嘿,我说你跟我在这地儿装傻哪?”说着,弯下腰,伸手就去扯那人的肩膀。

下一秒,一张没有血色的面孔,毫无预警映入赵大爷的眼睛。男人紧闭着双眼,呈蜷缩的姿势仰面朝天,僵硬而诡异。

喉结上下滑动,赵大爷困难地咽了口口水,缓缓,缓缓地将手探至那人的鼻子下——

“妈、妈、妈呀……”亲娘过世十多年赵大爷都没哪一天比起这一刻想喊娘。

“妈呀,妈呀,死人了!死人了!”

梗在喉咙的话终于突破了天际,在黎明的豆角巷盘旋回响。

刑警队和法医前后脚赶到时,由贺庸带队的痕检已经开始了现场调查。

在测量肝温和检查了一遍尸体后,白浩初步判断:“根据尸僵的程度,应该是死于昨天傍晚,也就是下午5点左右。”

“傍晚?”这个结果令杨黎有些意外,目光下意识地朝不远处正做笔录的老头望去。

白浩立刻明白了他的疑问,“嗯,是挺奇怪,这么大个人死在这怎么会现在才发现?”

豆角巷包括相邻的几个巷子的房屋都是上世纪留下的老式建筑,至今保留着青砖白墙黑漆大门的传统风格。因为考虑到具有崀州历史文化特色,所以这片都被列为了保护建筑。因为去年为崀州旅游拍过宣传画,这片也顺理成章成为一个景区。

不过是免费的,而且随着来来往往的外地人多起来,打卡、拍照、写生的,有时要是碰见屋主同意还可以进房子里参观。有趣的是,一扇大门后可能有好几个屋主,有时也会遇见讨厌被打扰的——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

但大多数的居民还是挺热情的,反正拆迁是不可能的了,大家也住了好多年,就像赵大爷一家。儿子和女儿结婚后都搬出了豆角巷,他和老伴俩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正在适应这儿成为景区后的热闹。

可就在这么热闹的地方,一个人死了,却没有人发现。

杨黎想了想,径直走向赵大爷:“大爷,请问一下,昨天您有见过这个人吗?”

“没有。”赵大爷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昨天去医院挂了一天的水,下午大概三四点到家,吃过晚饭就睡了。最近换季老慢支又犯了,嗓子难受得很,胸闷气短的,饭都吃不下。你们应该知道咱们这块到下午四点过后基本上来的人也少,再晚黑灯瞎火的谁闲着没事还来拍照?说了好几遍多装两个路灯,扫地倒记得我们,装路灯的事一搁再搁,咱们又不摆摊。诶,听说大城市有老房子的地方还能摆摊做生意是不是?”

说着说着便有些扯远了。杨黎没有打断,因为赵大爷说到了两个似乎有关的线索。

他抬头朝巷子深处望去,五百多米长的巷子竟仅有几盏路灯,间隔的距离预估也有百米远。另一个,“您知道您周围邻居谁睡得比较晚吗?”

赵大爷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指向对门,“睡得最晚的不就小谭嘛。”然后像是反应过来,奇怪地看向杨黎,“咋的?他有嫌疑啊?”

“……不是,我只是想您睡得早,睡得晚的可能见过这人。”杨黎耐心地解释,虽然有一刹那挺想笑。

“哦,我说呢,小谭怎么可能杀人呢?过年时候他家的鸡和鱼都是我替他弄的。他啊,连灭个四害还得考虑人家一家老小。走走走,我带你们去找他,说不定他见过。如果连他都没见过那个……死人,那你们这案子是不是就难破了啊?”

絮絮叨叨,越说越没谱。小宋握笔的手都不由自主跟着肩膀颤抖。

白浩已经将尸体装裹准备撤离,赵大爷背着手停下脚步让他们先行。

“唉。”

小宋竖起耳朵,以为赵大爷又有新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