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1 / 2)

夜幕沉沉,明月暗藏,偶尔几声虫鸣响起,寂静非常。

刑部外墙,蒋殊与林昭穿着夜行衣,蹑手蹑脚潜入刑部,摸到唯一亮灯的房间。

蒋殊弓着身子正小心翼翼环顾四周,门却突然从里打开,柳晋面上无甚表情,居高临下看向她:“我是让你们子时三刻来看卷宗,但也实在没有必要像是做贼般鬼祟。”

蒋殊直起身子,摸下鼻子,一脸正气说道:“柳尚书此言差矣,我们正是为了不给你添麻烦,所以才如此小心。”

她眼看柳晋眼皮跳了跳,当机立断,拉着林昭就挤进房中,面上堆起笑:“多谢柳尚书慷慨大义。”

柳晋依旧摆上那张无甚表情的脸,合上门,手指往里一指:“桌上有此案的全部卷宗,以及金吾卫和刑部收集到所有的证据,去看吧。”

林昭直直身子,双手抱拳,弓身到底:“多谢柳尚书。”

柳晋别开眼,淡淡道:“不敢当,切勿让我慎言就行。”

蒋殊勾勾唇,拉拉林昭的袖子往里走去。

柳晋此番情形,倒是让她百分百确认——他与六公主关系匪浅。那日提到六公主,如此冷清的一个人,动那么大肝火,如今又莫名同意他们来查阅卷宗,应当是交情颇深。

屋内烛火通明,静得只能听到卷宗翻阅的声音,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昭眉头越锁越深。

看到最后,蒋殊忍不住问他:“是发现什么端倪了吗?”

林昭摇摇头,闭上眼,按住发涩的眼眶:“看不出端倪,这每一封信所揭露获胜的时间节点,都与上报的军报能对上。字迹一样,时间一样,宋寅信物又说不清楚。唉...”

他往后靠在椅上,面上已然是深深的疲惫。

屋内安静下来,偶尔只听到烛火爆响的声音。

瓷器与桌面相撞发出的脆响声,在安静的空间中格外清晰。

蒋殊抬头看去,只看到柳晋坐在椅上,抚了抚袖子,缓缓起身,那双丹凤眼依旧淡然:“既然在将军的证据上找不到破绽,那就先换个思路。”

他行至桌前,伸手拿起卷宗,翻至首页,神色专注,细细翻阅。

见状,蒋殊与林昭对视一眼,低头翻阅手头上的细节。

一时间,屋内只能听到纸张翻阅的声音。烛火影绰,三人伏案投射在墙壁上,越拉越长。

将近寅时,蒋殊头脑一阵阵发昏,眼皮逐渐睁不开,视线中卷宗上的字迹也开始模糊。

“你们看看这个。”清冽的声音中难掩激动。

蒋殊一个激灵,猛地抬头看向柳晋,见他手上拿着两份纸张,那双素日里波澜不惊的丹凤眼中隐含丝丝缕缕笑意。

眼瞧林昭身子猛地往柳晋身旁一探,视线定定看向柳晋手中纸张。

她赶忙起身,凑到柳晋身旁:“这是...”

“这是周田安的书告和他书房中字稿对比。”纸张放在桌上,柳晋点着两张中相同的字:“挑了几张周田安书房中字稿,把相同的字做对比。这张书告上的字,只像其形,在笔触构架上,有细微的差别。”

说到这,他稍稍一顿:“但是就是这细微的差别,也可当做天差地别。”

蒋殊喉咙隐隐有些发干,她喉咙稍滚动:“那是不是,就能说明对将军的指控,全部不成立了?”

她抬眼看向林昭,正落入那双隐隐透着光亮的双眸中。

而然,下一秒柳晋的回答打破她的希翼。

“恐怕不行,就算证明这份书告是伪造的,但将军通敌书信与宋寅臣子特有的小章,亦是解释不通。”

蒋殊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心思千转百回,终是把话咽道肚中。

“若找到那位仿写之人...此事或许能有转机。”一直沉默的林昭倏地开口。

她往后退半步,微微蹙眉,轻啧道:“可要去哪寻到位仿写能匠?”

北金如此之大,大海捞针式的寻找一人,谈何容易?

柳晋双手交叠摩挲几下,转身往书架第三个暗格中,翻出几张纸张。又拿起桌上周田安那份书告,细细对比几番后。

抬眼淡声道:“要找的那位仿写者,或许我有些头绪。”

天边不过微微泛起白光,第一缕晨曦穿过诏狱墙顶不过方寸的铁栏杆,洒在黑暗的牢房中。

林平殷盘腿坐于诏狱干草铺就的草席上,阖目仰面感受这一缕阳光。他身处的牢房,干燥而又整洁,一瞧便是用心打扫过。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咔哒”牢房门锁打开的声音传来,林平殷连眼皮都没掀开,转身单膝下跪行礼:“臣,参见圣上。”

那双用金丝绣成的五彩祥云靴停在他五步远的地方,金伍淡然的声音传来:“林将军是怎么认出朕的?”

林平殷淡然回道:“若是连圣上的脚步声都听不出,那臣便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