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可没那么多规矩(1 / 2)

红楼之夫妻同心 林月末 1002 字 12个月前

王宁一贯对于孩子的态度,都是支持他们自己的想法。

无论贾珠还是元春,又或是刚来的迎春,她都是希望这些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喜好,走自己喜欢的路。

可是有的孩子不同,他们天生就难以做出抉择,脑子里浑浑噩噩的,你让他想,他自己也想不出什么来。

薛蟠就是此类人。

王宁不是没考虑过,以后该怎么引导薛蟠。可是她发现,对于薛蟠,引导反而会让他迷茫。

但你对他下命令,让他去做,他反倒一言不发就去做了,一点埋怨都没有。

这就是薛蟠和家里其他孩子的区别,他更喜欢服从,而不喜欢动脑子。让他动脑子,仿佛就跟杀了他似的,让他难受。

所以当贾睿说出,想送他习武,他反倒乐意听从姨丈的话,加上之前王宁教育他的那些什么事不能做,他心里反而向往起那种行侠仗义的生活来。

王宁实在头疼,她太担心薛蟠的性格,很容易被人误导,做出什么错事来。

但贾睿给了她一个眼神,她便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

到了晚上歇息的时候,屋里只剩了夫妻二人,王宁这才提起薛蟠的话题。

“好端端的,怎么想送他去习武了?”

贾睿道:“并不是无端提起,这几日我跟奉天府知府聊到这边的情况,你可知道奉天这边是囤兵之地?我想着这小子脑子简单,唯有真的见识到残忍,才能让他谨言慎行,日后不再犯错。”

王宁心里猛地一提:“你莫不是要把他送去兵营那种地方?”

贾睿道:“不但如此,我更想他日后能上战场,只是他始终乃四大家族的子嗣,自然不会安排他当冲锋陷阵的小卒,但也想让他真正见识一下,死亡是什么,日后他才会对生命有所尊重。”

王宁终究有些不忍。

书中的薛蟠固然可恶,但此时的薛蟠却憨态可掬惹人喜欢,她带了薛蟠半年时间,早对这孩子没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只觉得这孩子着实不错,是个很听话的孩子。

“可他如今,还挺老实,有必要非把他送去那里吗?况且他还是个孩子,如今送去,也不会收他。”

贾睿闻言怔了怔,大笑起来道:“自然不会是现在送去,我只是想从军营里给他找个师父。日后有了这关系,也好送他去里头体验一下罢了。”

王宁听了道:“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还得跟薛姨妈那边说说,毕竟不是咱们的亲儿子。”

贾睿道:“这是应当的,不过你放心,想来她定会同意。”

王宁怔了怔:“你怎么知道?”

贾睿大笑:“你忘了,前些年因你担心,我派了人去薛家打探,这些年又与薛四爷有书信往来。他话里话外,都有想让后代不再从商的念头。”

王宁倒是有些理解,毕竟这年头,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别看那书里写的,薛家如何风光,薛姨妈进京架势如何之大,薛宝钗在家中如何受欢迎,可归根结底,薛家进京是为了选公主伴读,也是为了摆脱商人的身份。

最后,薛宝钗选伴读的事,还是不了了之,并非书中不提,或是曹大大忘了,而是给她留了点脸面。

毕竟一个商人之女,又有什么资格当选公主伴读呢?无非是落了选罢了。

如今丈夫说,薛四爷想让家里的后代脱离商人的命运,她就想到了书里薛宝钗的情况。

薛宝钗进京落选,随即便弄出了金玉良缘的事来,无非是因为一条路堵死了,便想走另一条路。

薛家是想让女儿重新嫁入公侯之家,摆脱商人的头衔。

若是真的能让薛蟠摆脱商人的身份,那之后薛宝钗是不是就不必再打宝玉的主意,费尽心机的想嫁进荣国府了呢?

王宁无法肯定,日后的薛宝钗会作何选择,对于那样一个有心计有目标的女孩子,她知道自己无论怎么引导,都不会改变对方的决定。

但是,她很想改变薛蟠的命运。以前是因为薛蟠会给他家带来灾难,可如今却是因为,她是真心喜欢薛蟠这孩子。

又过了几日,贾睿当真在知府的引荐下,结识了盛京将军张忠志。

王宁并不了解历史,还特地问了丈夫:“历史上真有这么个人?”

贾睿大笑:“红楼梦本就是杜撰的世界,一个架空历史的环境,怎么可能跟咱们的历史一样?这张将军也是书中之人,并不相干。”

王宁又问丈夫:“你瞧着他可信得过?”

贾睿道:“你是小瞧荣国府了,便是书里荣国府结局不好,此时也是众人巴结的对象。张将军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