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1 / 2)

红楼之夫妻同心 林月末 1001 字 12个月前

贾睿其实短时间内,不想再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了。他这边东北温室还没搞完呢,要是再搞个排版的名堂出来,他估计要进翰林院了。

可翰林院是什么人进的?那都是正经科考前几名才能进的,他一个没读过八股文的人,他进去他不得疯?

再说他也无心朝着“文字”上发展,他更喜欢走实业路线。因此他讪笑着道:“不如等下官先誊写完全本,大人过目之后再商议此事?”

“存周是在顾虑什么?”工部尚书笑眯眯的问:“是怕树大招风?”

见工部尚书这般直接了,贾睿也不瞒着了:“其实这书是给拙荆抄的。”

工部尚书有点懵:“给尊夫人抄律法?”

贾睿道:“这不家中孩子越来越多了嘛,拙荆想给几个孩子普法,教教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普法……什么意思?不过拿律例教孩子……这……

工部尚书好心提示:“若要启蒙,三字经倒是极好。”

贾睿扶额:“倒不是启蒙,我家里那几个还好,偏生有个姨表亲的外甥来了,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让他去族学,他学了大半年,说是啥都没听懂,拙荆无奈之下,便想到这笨办法,就算那孩子学不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至少也得学会不违反律例吧。”

工部尚书憋着笑,憋的脸都快青了。第一次听到有人为了教孩子向善,还提前教孩子律法的。

“罢了罢了,你接着抄吧,若是抄不过来,找两个人帮手也是好的。”

贾睿闻言道:“这誊写还要加上些标点,换了别人,我怕抄的没那么易懂。若是拙荆看糊涂了……大人您也知道,这妇人发起脾气来,真真是最难顶的。”

工部尚书一脸戚戚焉,拍了拍贾睿的肩膀,给了一个同情的神色,走了。

贾睿松了口气,这都过了最大上司的明路了,他就可以正儿八经上班时间摸鱼了。

于是剩下的部分,贾睿只花了半个月不到,就全部誊写完了。他这每日带一点抄一点,又都是分批拿回去,正好也最后一点写完,王宁也教到尾声了。

眼瞅着这一年年关将至,贾珠终于打国子监放假回家,他这一路盘算着,明年就有春闱,他想去考考看。

低头走进院里,隐隐听见有孩童背诵之声,他听不大真切,又觉得这声音并不大熟悉。

贾珠这才抬头,就瞧见元春带着迎春正趴在一颗大山石后头,看着上房的方向。

贾珠轻挪脚步过去,问她俩:“你们这是作甚?”

元春差点被她哥吓得滑下来,扭头见是哥哥回来了,喜的一伸手:“哥!”

贾珠先把大妹从石头上抱下来,又去接迎春。

迎春那小嘴又开始叭叭了:“大哥哥,你说会不会是你去岁年关时,说表哥名声不好,所以婶婶才逼着表哥背那些东西?”

那些东西?贾珠这才隐隐听出,这背的,似乎是本朝律例?

迎春那边:“大哥哥你举着我不累吗,你先放我下来。”

贾珠赶紧放迎春下来,低头问俩妹妹:“母亲这是让表弟背本朝律例?”

元春点头,一脸同情道:“那东西,我看了都头疼,表弟那么傻一个人,愣是给背下来了。”

贾珠一惊:“还真背下来了?”

迎春又来八卦了:“可不是?起先我和姐姐也说他背不下来呢,你想啊,他进族学大半年,啥都没听懂,他能背下这个?结果婶婶硬是让他背完了,三不五时还要抽查,但抽查他都没出错,你说奇不奇怪?”

贾珠这下是真好奇了,母亲究竟用什么方法,能让族学都听不进去的表弟,竟把这么复杂拗口又难懂的律例给背下来的?

再看上房,帘子一跳,贾玙打里头出来。元春蹦着脚叫着“弟弟”,直到贾玙听见声响,转身向他们走来。

“哥哥回来了!”贾玙当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贾珠,上前便行礼。

贾珠忙扶了弟弟一把,上下打量一番,笑道:“又高了不少。”

这话说的等于是废话,如今贾玙都快三岁了,小孩子正是长个儿的时候,能不长高吗?

“怎么说怎么说?今儿抽查的,表弟可背出来了?”元春在一旁迫不及待的问。

贾玙一脸表情古怪的点了点头:“默出来了,且字字不差。”

贾珠一听更好奇了:“这律例连我都未必能一字不差默出,他竟默出来了?”

贾玙无力望天,他能咋说,他难道能告诉兄长姊妹,薛蟠默书全靠一个“馋”字?

一开始薛蟠也啥都记不住,可母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