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 2)

田地里还在忙忙碌着的人,听见了家里小孩喊回家吃饭的声音,暂停了今日的农活,不紧不慢的收拾了东西归家去了。

归家见晚餐如此丰盛,不由感觉一整天的疲惫都消了,手臂的酸疼毫不在意,可以挥舞着手腕干上三大碗饭。程冬麦又夹了一碗泡萝卜起来,切成小方丁拌上辣椒油,这是他们桌上常见的小菜。三菜一汤,众人都吃得十分满足。

帮着娘亲收拾了碗筷,吃完饭后在院子周围散了两圈,史悠悠让他爹帮忙掏出灶洞里面埋着的小红薯,与家人分享,村里种的红薯是红皮黄心的,如果再放久一点,烤起来会更香甜。

厨房里又烧着热水准备一家洗漱,直到天色彻底黑了下来,大家才回房间点上了油灯,不算是油灯,这是豆油做的蜡烛。

可惜电力的发展还是太困难了。不知道有系统的穿越大佬会将古代的照明条件发展到哪一步。史悠悠知道京城已经有了蒸汽小火车,是大臣们上朝的代步工具。消息是幺叔说的同窗见闻,史悠悠看见他满脸的羡艳。

随着时间的发展,镇子上见到的马车已经由两轮变成了四轮,坐起来平稳安全,史在然来往县城州府不曾晕车过。马车变化都如此大,不知道那地上云步车坐上去又是如何的感受?

是的,蒸汽小火车在这里叫云步车。

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以后收红薯。史悠悠舅舅程秋果家的孩子正是在寒露以后出生,如今满周岁,家里面备好了周岁礼,准备去参加他的周岁宴。

除了还在同窗处备考公务小吏的幺叔史在然之外,所有人都要去她外祖父家,所以特意花钱租了村里的牛车过去。

外祖父家靠近村里的池塘边,池塘外的田地还有村民引水种了藕,夏天来玩的时候可以看见一池荷花潋滟,风景秀丽,可惜就是蚊虫多。

到了外祖父家就被外祖母招呼着吃刚炸好的藕饼。藕饼是将藕削去外皮,切成薄片。用面粉加肉沫拌匀做成饼馅,放在两块薄片之间。放入锅中油炸至金黄色即可。薄脆黄皮,内软筋道,香气扑鼻。经削、切、拌后油炸而成,口感酥脆,食之可口。做起来费肉又费时还要用油炸,也就是心疼小孩的长辈,才会不嫌其烦,特意做给小孩解馋。

史悠悠和哥哥吃着藕饼和长辈们打了招呼,就跑去房间里面看小表弟。

小表弟还在被子里面呼呼大睡着,舅妈热情的邀请两兄妹坐,她是一位笑起来分外豪爽的女子,笑声特别有感染力,与舅舅程秋果的内敛竟有非常合拍的反差。

这位刚满周岁的男孩睡得双颊红润,舅妈说他夜里太精神没睡好,让史悠悠想起在她周岁的时候蹲在厕所里面睡着的哥哥。但小孩夜里闹腾的话,大人也休息不好的。她观察了一下舅妈,脸色来看倒是一直精神抖擞。内心只是深感敬佩。

直到她又转到厨房,发现了眼底藏着青黑的舅舅,他正在不停的切菜备菜,外祖母熬着火锅底料,娘亲在烧火,等来的人多了起来,又变成了舅妈待在厨房和外祖母一起忙忙碌碌的,抱着睡醒闹腾的小孩在外面寒暄的成了舅舅。

小表弟闹腾了一会儿,又吃了些蛋羹填了肚子,不闹腾了但是又挣扎着要在地上歪歪倒倒的走,舅舅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摔跤。小表弟叫程舒,舒服舒心的舒,他穿着鲜艳的衣服,戴着史悠悠以前的小帽子,那个有两条小鱼的帽子,脸貌乖巧可爱,额头上有渐消的疤痕,步伐稚嫩,眼里充满了好奇,应是从未见自家院里有那么多人。

史悠悠和哥哥史四方在他的前面拍手作搞笑脸逗他,小男童就天真无邪地笑着往前面扑,他爹表情沉稳,揪着他衣领稳着他的动作。

周岁礼上,小表弟程舒抓了一把小木剑,不知以后是否会有军事才能,不过想到是小木剑,也有可能会是继承家业,成为方圆七郭八村知晓的鲁班师傅。

古代农村的火锅宴席会是怎么样的呢?

家里两代都是做木工活的,怎么会搞定不了一个火锅桌呢?院子内放着两个火锅桌,四四方方的桌子中间掏了一个圆洞出来,平日有木板在上面契合成正常的桌面,要吃火锅的时候就把圆洞给露出来,刚好下面放着火炉,上面就可以放铁锅。

铁锅的诞生跟冶炼冶铁技术,以及铁的产量有很大关系,没有技术没有铁产量,铁锅根本没办法在民间流行起来,因为有限的铁都会用于武器,刀具,农具。

兴隆帝与皇后带来了煤炭炼铁的技术,这也是他们能够结束战乱立国的原因之一。

当两个锅盛满了红艳艳的火锅底料端上桌的时候,飘香四溢,众多香料和不同的辣椒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霸道的直往人的鼻子里面钻,连村子尾的狗都跑了过来在饭桌旁边绕来绕去的,外祖父招呼着众人,院子里的大人小孩都凑向了饭桌。

这是菜籽油炼出来的火锅底料,如今牛还是很珍贵,牛油和牛肉也并没有那么轻易的得到,听说靠近大东的那些城镇,贸易繁盛,倒是经常吃牛羊肉。

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