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3)

拖猫带狗当地主 禾起 1935 字 8个月前

李少煊第一年当师爷,人们都说这是承了李员外的面子,李少煊第二年当师爷,人们说这李家二少爷遇事断案确实有些能耐,时至今日,李少煊已经做了五年师爷,人们再提起时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年轻人公正廉明,心细如发且体恤民情。衙门财库空了,师爷以一己之力补上;衙役公务受伤,师爷自掏腰包贴费用,换谁不说一句师爷英明。

李少煊虽然察觉出苏泉一家人有古怪,可毕竟人家没违法乱纪,李师爷也不能仅以“疑心”为由就将人捉拿审问,此事只好暂且不了了之。李少煊是这么想的,可事情偏偏又来找他。

苏二喜这边刀伤未愈,不料苏大宝也战损了。不同于大金毛的英勇就义,哈士奇苏大宝只能换来一句活该。这货闲不住,送完了信件非要去逗马棚里的马,结果被高头大马当胸一脚踢倒在地,直接晕了过去。

接下来的情节与苏二喜别无二致,先是被送到医馆,然后再送回家。苏泉看着并排躺在炕上的大宝和二喜,一个头两个大。

苏泉摸摸银灰色的苏大宝厚实的大耳朵,又摸摸金黄的苏二喜的大脚丫子,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无论他们几个再怎么通人性,毕竟本体是动物,再怎么学习人类的处事方式依然会有疏漏的地方。他们都是苏泉领养回来的毛孩子,性格南辕北辙差异很大,在现代社会适应了很久后才出去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刚穿来还没等适应就出去打工,确实为难他们了。

看来还是得想个法子一家人在一起某个远离人群的营生,得让这群毛孩子们都在她眼皮子底下。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愿意变人型的就变人,愿意长毛的就长毛,总之聚到一块商量接下来怎么办。豆豆眼柴犬姐妹提议开个小饭店,做些现代菜肴,客人吃完就走不至于露馅,苏泉觉得不行,他们一没店面,二没人脉,贸然开店怕是要把手里这几百两银子都赔进去。

杜凛提议家里的壮丁都跟他去走镖,他现在已经从五等镖师混到了四等,可以带着大宝二喜三顺一起。苏泉依然觉得不妥,镖师总归有危险,他们几个又脑子不够用,万一中了埋伏真是想都不敢想。

三顺灵机一动,要不给他正跑堂的“百一酒楼”供点心?

“百一酒楼”是安乐城最大的酒楼,整个酒楼高达四层,装饰奢华不说还自带歌舞表演,是本地达官显贵休闲娱乐的第一选择。酒楼每三个月就会推出一批全新的特色菜肴与点心,不管苏泉的手艺如何,最起码做出来的点心能占上一个“新”。

想也知道本地居民不可能吃过“拿破仑”“雪媚娘”“毛巾卷”“芋泥千层”........

众人众狗众猫眼睛皆是一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一家人可以在家里把点心做好了送过去,既能赚钱糊口,又不至于社会关系复杂。三顺自告奋勇明天要去跟老板商量,苏泉点头让他去试试。

第二天,苏泉去市集买了些面粉、牛奶、鸡蛋等做点心的必备材料。昨晚她细琢磨了一通,这个法子可行,就算“百一酒楼”不接受他们的供货,他们也可以自己支个摊子。点心甜品这东西利润大,好好经营的话足够养活全家。

苏泉想得很明白,既然开局已经是这样了,那就多尝试几条路,万一哪一条成了呢,最惨手里也有从李少煊那诓来的几百两,不至于吃不上饭。时至今日她已经不想那么多有的没的了,带着一大家子活下去才是王道。

她熟练的磕开五个鸡蛋,蛋黄和蛋白分开后分别放进大碗里,然后再把几根小木棍用绳子缠紧放到院子中央的磨盘上,一个简易的打蛋器就做好了。两根绳头一根交给黄柴犬,一根交给黑柴犬,两条狗绕着磨盘飞奔.......

很快,细腻的蛋白霜打好了。

说实话,苏泉也没想到事情会进展得如此顺利,接下来他按照比例加牛奶、水和糖,调好面糊。然后问题来了,没有烤箱怎么办?

好在昨晚就想好了对策,苏泉今早指挥家里各位精力无数释放的猫猫狗狗们在院子的西北角用石板搭了一个简易的烤炉。大体结构为“口”字型,外形类似于现代的烤箱,只不过六面石板外侧都挨着火盆。做甜点算是苏泉临时起意,她估摸着即使是目前身处的古代也应该有更先进的设备,只不过此时不适合贸然投资,先凑合着用吧。用火盆控制温度能烤是能烤,但维持温度恒定就是技术活了,好在他们家人多。

每个火盆都配了专职盯梢的,六条猫狗全部化成人形,没人捏着一把扇子对着火盆一刻不停的扇。

苏泉抱着胳膊靠在厨房门口,感叹还好人多力量大。

不多时,蛋糕香甜的气息就穿了出来。不同于现代化烤箱的玻璃门,这原生态的石板烤箱只能依据经验来判断内部情况。万幸,他们家最不缺的就是鼻子好使的。不同于普通猫狗的嗅觉灵敏,苏家人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会说话!

“妈,我觉得外面有点焦了,但是里面没太熟”,苏二喜认真道。

四分之一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