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九口之家(1 / 2)

叶知秋等人吃过午饭后便从吴府告别离开。

离开前叮嘱道,“夫人,这是小少爷的药方,按照方子服用十日,小少爷的病自然便能痊愈。”

吴夫人接过方子,感激又有些难为情道,“你看这叫我说什么好,少夫人费尽心力救我家官哥,这钱也不要东西也不收,倒让妾身为难了。”

“夫人快别这么说,这是我和官哥有缘。”

吴夫人笑道,“是是是,缘分,都是缘分。”

从吴府出来后已是下午,大家吃饱喝足干劲十足,问道,“掌柜的,接着我们去哪?”

叶知秋看了看手里的卡片,“东街李家。”

清河镇的东街可以说聚焦了整个镇子上最贫穷的人。

有人提议道,“掌柜的,东街的人可是饭都吃不起,哪还有钱供孩子读书,要不咱还是换一家吧?”

叶知秋站在东街街头,看着前面道路上环境恶臭,几个妇人正在为几片菜头打得鼻青脸肿,争个你死我活。

她目光沉痛,坚定道,“读书是每一个孩子少有的可以重新选择人生的权利,若是他们一直不读书将一直被人踩在脚下,世世代代都别想爬出这个社会的最底层。”

而且,她坚信教育兴国。

这看似是每一个孩子的自我选择,可实际上却是他们对整个国家的义务。

只有百姓强大了,国家才会强大。

既然她带着新代新思想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一定不会置之不理,让这些天真的孩子成为时代齿轮下的牺牲品。

东街的人虽家境贫寒,可却生得很多,尤其是老李家,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七个。

七个孩子中,最大的有十五岁,最小的才三岁。

房屋的墙壁是泥土做成的,风吹日晒下肉眼可见的裂出了好几条墙缝。

屋子与别家的挤在一起,没有单独的院落,显得拥挤杂乱。

叶知秋带着众人来到门口,几个小孩见了立马神色慌张跑进了屋,砰地一声关了门。

张武上前敲门,“喂小孩,开门。”

咚咚好几下却无人应。

霍老六嘲笑几声,也跟着上前敲门,“乖,我们是你阿爹的朋友,开开门。”

屋子里,小五嘀咕道,“他说是咱们阿爹的朋友,要不我们把门打开吧,万一坏了阿爹的事又该挨打了。”

小四做了个嘘的动作,透过门缝看出去,两眼放着精明的光芒,“笑得贼眉鼠眼,一看就不像好人。”

屋子里再次安静下来,不管外面怎么敲门,大门始终纹丝不动。

众人无奈看向叶知秋。

只见她提裙上前,轻轻叩了叩门,柔声道,“小朋友,姐姐路过想讨杯水喝,若是你们开门我手里的饼就全给你们。”

此话一出,屋子里再次窸窣起来。

“哥,看这姐姐也不像坏人,还给我们吃的,要不咱开吧?”小五说着,咽了咽口水。

一天没吃东西的小四,肚子也早已饿得咕咕直叫,可却始终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就是掉了也有毒。

用大人的口吻道,“坏人会把字刻脸上吗?爹娘不在,你和小六就得听我的。”

爹娘在外欠不少钱,时常有人上门讨债,这几年但凡门口有出现面生的人,他们条件反射般关门躲起来。

春秀见状,劝说道,“少夫人,要不咱换一家吧。”

叶知秋摇头,“老李家不仅孩子多,而且还是最贫苦的一家。”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老李家虽不能算王,但却是整条东街最受瞩目的一家,多少人看着他家笑话才过好了自家的日子。

前面有标杆后面有拖底,若是摘了这个底,露的就是自己。

正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吴府是扬汤,李家是抽薪。

而她,两者都要!

门里门外继续僵持,突然门里传来孩子们的疾呼声,“小六,小六。”

看着地上饿晕了的小六,小五顾不得许多,爬起来就舀了一瓢水端出去。

对她道,“你刚才说的,可算数?”

“当然。”叶知秋接过水,将手里早先预备好的烧饼递给了小五。

小五一喜,立即冲进了屋。

“小六,小六你醒醒,饼来了。”

小四正想制止,可看到小六缓缓睁开的眼睛里透着的渴望,下一秒,直接抢过小五手里的饼一口咬下。

“哥,你这是干嘛?”小五有些气愤。

小四狼吞虎咽将饼爵进肚子里,定神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见无异,才重又递给了小六,“没毒,吃吧。”

小五这才明白过来,他这是在为小六试毒。

兄弟两一人喂饼一人喂水,小六惨白的脸上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