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苏格拉底的审判(1 / 6)

**肖冰的审判**

银京都,最高法院的金字塔形法庭。

秘密庭审。

“肃静!绅士们!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裁判东苏萨克亲王是否犯下叛国罪和反人类罪的罪行!由于他的行为导致了在巴比伦湾战役中数以千计人类士兵的阵亡,这项罪名最严重的指控,最高的刑罚,乃是死刑!”

辩方:“我需要提醒各位绅士注意的是,在巴比伦湾那起未公开的爆炸事件之后,东苏萨克亲王是目前皇室唯一幸存的男性成员。”

控方:“在战争条件下,为了凝聚公民的意志,需要精神的依托、偶像的象征,需要保证皇室的存在——但不一定非要是东苏萨克亲王,用全基因组方法复制人皇明玄,也是可取的。”

技术证人:“虽然说帝国中央研究所记录了人皇的全基因组图谱,但棘手的是,人皇的身体组织在爆炸中全数被毁坏,残骸都没有找到,如果没有成活的体细胞的物质基础,只有基因组序列记录,复制的工作量太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就算帝国实验室有能力一个个碱基对连接出来,染色体的螺旋折叠特性呢?细胞的工作活性呢?亚细胞结构上的东西,这都是目前不可能的工作。”

审判长:肖冰,在这神圣的法庭,在公义女神的光辉之下,我以庄严的名义,请你扪心自问你的良知。你作为人类的皇族、基因独立性保持得最好的你被控诉背叛了你的族群——天地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片土地上唯一自然生成的智慧物种——homo sapience!

背叛人类罪——你认罪吗?

肖冰:

审判长,诸位陪审员。在这神圣的法庭,公义女神和真理女神羽翼之下,我扪心自问,发出内心的声音——这声音乃是内化的超我,是人类百万年年的遗传传承和数千年的历史规训,对此时此事进行的潜意识综合判断,古人常称之为“神在他们耳边的提醒”,——在苏格拉底被审判之时,他便声称,在日常生活中,他的守护神便常常在他耳边提醒——却在攸关生死的审判之上,守护神支持了他说出发人警醒的辩言,接受死刑的刑罚。

凡是有耳的,就当听。

当我深深思考作为人类的立场,最大的恐惧,就乃是灭亡——对于个体来说,是死亡;对于群体来说,是消亡,就是一个种群的灭绝。

(下面一段直接是引用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的看法)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死的理解,无外可以表示两回事:一者表示死者从此永远消灭,对任何事物不再有任何感觉;二者,正如我们所说的,人的灵魂因死而改变,由一个地方升到另一个地方。

如果是前者的话,死者毫无知觉,就像睡觉的人没有做梦,那么死就是一种奇妙的收获。假如有人选择一个夜晚,睡觉睡得很熟而没做什么梦,然后拿这个夜晚与其他的晚上或白天相比较,他一定会说,他一生经过的白日或夜晚没有比这个夜晚过得更好、更愉快的了。我想不只是一个普通人会这样说,即使是国王也会发现这点的。因此,如果死就是这么一回事的话,我说它是一种收获;因为,一切的未来只不过像一个无梦的夜晚罢了!(引用结束,下面就有改写夹带作者私货了)

我们要讨论的是另一种情况。也即是反之,如果死是从这里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说法如果正确,那么所有的死人都在那里,判官啊!那又有什么是比这个更伟大的幸福呢?因为假如死者到了阴府,他就可以摆脱掉那些把自己伪装成法官的人,而看到真正的法官在黄泉当裁判,像古代那些公义和智慧的英雄,及其他一些半神半人,跟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将公平和正义带给坐在审判席的人。难道说这种迁移很可悲吗?而且,还可见到洞悉了社会运行和宇宙规律的伟人,能够跟他们交流思想。——先代人的经验和智慧将会如大江大河的源头一般涌入一个单薄的灵魂,而单个灵魂也像融入大海的水滴一般,几乎全知全能的幸福——无数宗教就是用对于死后这个灵魂绝对幸福世界的承诺,作为对他们门徒的奖赏或惩罚,无数人因为恐惧着死后那最公正的、全知全能的判官,哪怕是内心最深处也在时刻自省着自己的原罪……

如果真是这样,死倒比在必须被倾轧地在社会结构中活着要幸福很多了——

谁能说这种状态是消亡?倒成了对付消亡最好的办法。

所以,尊敬的判官,我并非是由于畏惧刑罚而故意开脱,我正是由于对于人类极大的同情和爱意,希望这个种群能够在这颗行星上继续存在下去,才选择了新人类。

因为新人类是人类种群延续最后的希望。

(听众席中响起不安的喃喃,像是蓝色的野火暗暗烧起,火舌舔着枯枝,在荒原干枯的石楠枝子上蔓延)

靠人类自身,已经无法完成种群的存续了。

我说这些并非是在危言耸听。我知道,在座的专家证人中一定有经济学和人口学的专家,请这位专家证人回答我:撇开那些好看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