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低调(2 / 2)

简行诸天 不想当然 1150 字 1个月前

,新政派终算是站到上风,反对派势力式微隐藏地下。

同年,为新政选拔人才,宋仁宗下令开制举6科。

其中包括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博通文典、明于教化科;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详明吏理、可使从政科;

识洞韬略、动筹决胜科;

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科。

这六科在京朝官都能报名,经秘阁甄选后,有仁宗皇帝亲自主考。

另设书判拔萃科以挑选专等人才,同时还设高蹈邱园科、沉沦草泽科、茂材异等科等,考试贫民出身的应举者或被各级官员推荐的人才,考试的办法是先由具体负责的部门主持考试。

借韩琦的光,谢玉不用参加初试,直接参加仁宗皇帝主持的博通文典、明于教化科,因为雮尘珠在崇文馆收集了足够的资料。

博通文典方面没问题,其他方面差些,虽只得了六票,但好歹是通过了,得授保和殿侍制。

原谢玉想***被分配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那一学院。

没想到在韩琦建议下,还是被范仲淹分配到秘阁学斋做了一名从四品的副掌院,还给实权。

虽然是升官了,才不过二十五岁,就步入文官的中高级序列,谢玉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怎么还是想让谢玉做间谍头子,给实权,那不得狠狠得罪陆观年了。

额,这也可能是这个平行世界的主题,就是和这群俊男美女的细作有关系?

谢玉找韩琦要说法,果然,也是因为他们对这个陆观年的行事作风有些不放心。

仁宗皇帝对新政是支持的,还设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四位谏官,查弊得失。

更何况陆观年呢!

以陆观年行事,在朝中多有人惧,只有谢玉这种「人屠」才能震慑住了。

其实对于陆观年这种真正活在「黑暗」中,以另一种方式保护大宋,谢玉还是表示佩服的。

于是,谢玉也是直接把话说开了,信不信由他,毕竟在那个位置,牵扯到利益问题都不好说。

当然,作为秘阁学斋的副斋主,也只能是暗地里的身份,细作嘛,都起码有一个正当职业,维护身份。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