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2)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晚晴抬头一看,只见朱昭面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站在皇后身侧,却没有看自己。

席间的贵女们却纷纷看向晚晴。

这些日子以来,风言风语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早已对她们这段三角关系嘴皮子都议论破了。如今太子居然公开叫晚晴的名字,还知道这杜晚晴给太后写了一首诗,这该是何等的熟稔亲密?

一时之间,晚晴也懵了,她虽然读过几年书,可是乡下私塾,先生的学问也有限得很,先生自己都不会作诗,她这个当学生的哪里会作诗?这朱昭闹的是哪一出?

“皇祖母,晚晴写的诗,孙儿帮她誊抄下来了,请皇祖母过目”,说完,朱昭便从自己的袖子里取出一块天蓝色的锦帕,亲手递给了太后。

席间的贵女们个个都是人精,哪能看不住太子是在刻意为晚晴解围,哪些蠢蠢欲动,想要觊觎太子妃之位的贵女们,绝大部分都在心里歇了念头。

更有那些心性刻薄的,看向晚晴的目光里不由自主就带了些怨恨。

太后接过朱昭递过来的锦帕,看了几眼,哼了一声,便扔给了朱昭。

“皇祖母,晚晴是乡下长大的,没什么好的老师教,诗写的粗糙了些,孙儿代她向您赔罪了”!

此言一出,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

所有人心里都在想,太子殿下这明显是把杜晚晴当自己人来维护了。

这可绝不是同窗之情那么简单了。

看来,传言中董楚楚与她相争,要么是假的,要么就是董楚楚完全落败了。

有些人的目光就向楚楚扫了过去,有的贵女的眼神是同情,更多的,是幸灾乐祸的嘲讽,毕竟,太子殿下不但权势地位天下第一,美貌也是无人能及,能和这样的人近身接触,传出绯色谣言,也是人人渴望的。

楚楚面色镇静,低头不语,袖中的双手却紧握成拳。

见场面有些尴尬,皇后急忙圆场:“杜小姐的诗做得不错,来人,将首饰盒给杜小姐,让她挑选一样首饰”。

陈婉儿急忙推了推晚晴。

晚晴这才回过神来,急忙上前,来到捧着锦盒的小太监的面前。

只见锦盒里宝光璀璨,还有不少珍贵的首饰,她也没仔细看,只随手拿了一个羊脂白玉手镯,然后就到太后来到太后面前跪下:“臣女谢太后赏赐”。

只听太后冷冷地道:“抬起头来”!

晚晴依言抬起了头。

太后仔细打量了她几眼,方道:“倒是和你娘生得很像,你外公是南宁王,你娘是郡主之尊,你可要学好,不能辱没了他们”!

敢情!这是认定晚晴行为不检,辱没了南宁王府的门风了吗?

在场的贵女听了,有不少人心里都是暗暗畅快,有些更是暗含了期待,太后不喜欢这杜晚晴,那她可能就当不成太子妃,她当不成,那自己就有机会。

晚晴面无表情,波澜不惊地应了一声:“是”。

太后这才嗯了一声:“起来吧,回去好生学学女德,读读女四书”!

众人一听便想,这太后的话是越来越露骨了。

这时候,有细心的贵女们,就发现朱昭的脸色有些变了。

然后,朱昭的声音在凉亭中再次响起:“晚晴,走,孤给你看孤在御花园里培植的茶花去”。

随后,他有对太后道:“皇祖母,求您应允”!

“你都这样说了,皇祖母能不应允吗?去吧”!太后没好气地说。

朱昭微微一笑,又对晚晴道:“还楞着做什么?走啊”!

晚晴此刻,只有硬着头皮随着朱昭走出了凉亭。

只听身后皇后的声音道:“还有哪位小姐要上台献艺的”?

朱昭急步向前走着,晚晴有些跟不上了,他就停了下来道:“怎么这么慢,放心吧 ,凉亭里的人不会再去献艺了,咱两倒是一起去看茶花才是正经”。

说完,伸手就拖住了晚晴的手。

晚晴吓得急忙推开:“殿下,这里可是御花园,多少双眼睛看着呢,放才太后娘娘的话,您又不是没听见”!

朱昭看了她一眼,勾唇一笑,轻声道:“随孤走,孤有话跟你说”。

到了这个时候,晚晴也只有跟着他走了。

两人顺着那曲曲折折的小路,越走越偏僻,却是一带假山,哪里有茶花的影子。

晚晴便停下了脚步:“殿下,茶花在哪里?您不是要臣女来看您培植的茶花的吗”?

朱昭没有出声,只站在她对面,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看。

他今日穿了一袭月白色锦袍,头上戴着金冠,面部逆光,俊朗如神明,而假山边秋风咋起,将他的衣袖吹得不断浮动,他却站在那里岿然不动。

晚晴被他看得心慌意乱,转身便要离去。

朱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