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1 / 2)

这日晚膳过后,文举便来到了云墨轩。

云墨轩占地虽然不大,却极为精巧,院子里种了好些珍贵的花木。

文举一进院子,就看见心墨站在一株木棉树底下,手里捧着一个托盘,正将一些肉块往鸟笼子里投放,笼子里赫然趴着一只毛色纯白的小狐狸。

这位小公公是打小就伺候太子的,和文举这帮人也混得顶熟,所以,文举上前便笑道:“哎呦,心墨公公,您这可真稀罕了,什么时候会养这些玩意了”,文举招呼着,走到了心墨面前。

“嗨,我哪里有这闲心,我这是替我家殿下养的,殿下吩咐我好生养着”。

文举有些奇怪,朱昭是个偏向于深沉内敛的人,很难想象他有这些风花雪月的心思,于是便问:“殿下怎么会突然稀罕起这些东西来了,这些可都是姑娘家喜欢的物事”。

“这个,做奴才的可就不知道了”,心墨是个机灵人,当然不会把自己的疑惑告诉眼前这位公子。

文举眼珠转了几转,心想,看来,殿下心里,定然是有了心仪的姑娘。这姑娘到底是不是楚楚呢?太子心思莫测,心墨恐怕也不一定会知道。

当下也不多问,便道:“我想见殿下,劳烦公公通传一下”。

心墨便放下手中的托盘,进了云墨轩左厢的书房。

然后,心墨便出来对文举道:“殿下请您进去说话”。

文举进了书房,只见朱昭身穿一件家常的天蓝色锦衣,领口半松,一幅懒散模样,斜靠在太师椅子上看书。

文举便上前见礼。

“文举,你到孤这里来,可有什么事情”?

“殿下,臣是闲得无聊,想找殿下聊聊天,这漫长的时光,可真是不好打发”。

朱昭哈哈一笑:“你来得正好,孤这里有才到的六安老君眉,正觉得一个人独品,没甚趣味——心墨,去泡茶来”。

文举笑道:“那臣可真是来得巧了,殿下,您闲来无事,爱看话本故事”?文举一眼就看见太子手里握的,是一卷《春阁纪事》,正是时下坊间最流行的话本小说,主要写的是一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文举心里就是一动,太子今年十八岁,正是惊涛拍岸年龄,少男知好色而慕少艾,自己也是如此,太子又怎会例外。

“这都是那个心墨那个奴才,非说这话本好看,孤读四书五经读得累了,算换换脑子吧”,太子漫不经心地说。

“殿下,您别说,臣闲来无事,也爱看些话本小说,像西厢之类,虽说香艳,可是文辞却还过得去”。

朱昭便道:“这等闲书,宫里是无论如何也看不见的,父皇母后怕我们看这些书,移了性情,其实,消遣而已”。

“是啊,我们京城里那些大家闺秀,哪一个出门不是有十几个下人跟随,怎么就能有机会私会穷书生去,再说了,小姐们自幼受的礼教,也断不容她们做出这些事情来”。

朱昭便道:“小说而已,何必当真,不过,世间若有真情,也不能一味用礼法约束。”

“倒是没想到,殿下居然如此开明”,文举发自内心地道。

想起母亲的惨死,朱昭心底一酸,顿了一顿,方道:“虽说婚姻大事,该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有些父母,并不心疼女儿,只是把女儿当做家族联姻的棋子”。

“说得不错,殿下,您看工部尚书王大人的填房夫人,就知道这家的父母有多么的狠心了”。

朱昭忙问:“那王大人,孤只听说他娶了填房,却并不知道他新夫人是何样子”?

文举叹了口气:“他新夫人年方二八,是个清秀佳人”。

想起那王尚书大腹便便,胡子花白的模样,朱昭忍不住喟叹了一声:“这样的父母,也真狠得下心,若是那王夫人心有所属,又何必怪她去”!

“一般的父母都做不到那么狠心,听说,是亲爹和亲娘都没了,后娘做主婚配的”,文举八卦道。

朱昭听得津津有味:“这倒是,父母不在的孤女,的确苦命”。

这时,心墨将两杯泡好的老君眉端了上来,文举接过来,揭开茶杯盖,让它凉着:“殿下这话说的,也不全对,就好比我家,楚楚是我伯父的女儿,虽然自幼父母双亡,可是我爹娘却看得她和亲生女儿一样重”。

朱昭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文举接着又说:“就好比这次楚楚的亲事,我娘就费尽了心思”。

说完这句话,文举就端起茶杯来喝茶,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扫射着朱昭的神情。

只见朱昭依然是一脸慵懒的模样:“哦,楚楚要议亲了啊,这可是好事情”。

“是好事情,说的是丁阁老的家的幼子”,文举又道。

“丁阁老此人在朝中还是很有威望的,楚楚若真嫁了过去,谅来那等人家,家风家教还都是不错的”,朱昭也端起了一杯茶。

文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