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2 / 2)

玉,可他小小年纪就有了两个房里人,万一弄坏了身子可怎么好?便问了王夫人一句。

王夫人说是老太太的意思,贾政便也罢了。

其余人则是事不关己,只瞧热闹罢了。

唯有探春,最是义愤填膺,“老太太怎么能这样呢?这样让云妹妹脸上怎么过得去?”

迎春却猜到这里头必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缘故,于是耐心劝了探春许久。

探春也知道,她身为妹妹,哪能插手哥哥的房里事,不过是发泄几句罢了。

贾母还是不放心,悄悄叫来七月问了。

七月答,“奴婢细细瞧了,二爷已经将那些佛经藏到书柜最上面了。奴婢想着,再过些时间,等二爷忘了,悄悄将那些佛经给扔了。”

“很好!你好好服侍宝玉,这也是你的造化。”贾母笑道。

七月从贾母处出来,直到回到自己屋里方才松了口气,幸好,这一步她赌对了,否则,她哪有今日!

只是还不能放松警惕,接下里的路,得更谨慎些才好。先不说还没进门的二奶奶,就说这个麝月,也不是好相与的。若不打起一百倍的精神,只怕应付不来。说到底,麝月背后站着的是二太太。她虽投了老太太的好,可老太太还能活几日?少不得,还得想个法子才好。

只是贾家上下虽将此事瞒的紧,不妨贾宝玉自己说了出去。

他和冯紫英等人一起喝酒,喝得微醺时主动说起此事。

谁知一传十,十传百,传进了史家人的耳朵里。

史家那位表叔听说后,很是愤愤不平,哪有这样的道理,一般讲规矩的人家,成亲前虽有房里人服侍,可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成亲前都会打发了这些房里人。贾家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史家表叔想要找贾家去说道说道,被家里人劝住了。

“好了,此事与咱们有什么相干,你在这愤愤不平什么!个人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史家表叔想想也是,那位表侄女的性情他也是知道一点的,只怕出力还不讨好。罢了罢了,随他去吧。

只是这事到底还是传到了史湘云的耳朵里。

是翠缕在下人们口中听到了一点风声,留神打听清楚后,犹豫再三,还是告诉了史湘云。

史湘云一听就愣住了,“是谁?”

“是麝月,还有一个叫七月,是新来的丫头。我听说,宝二爷似乎很喜欢这个七月,说她是知音,还写了首诗夸她。”翠缕忍不住为自家姑娘觉得委屈,姑娘因为宝二爷受了多少委屈,结果宝二爷是怎么对姑娘的?

史湘云被嬷嬷调教过后,已经不会再将悲喜放在脸上了,她只是眼眶微红,“是吗?知音难求,真是恭喜爱哥哥了。”

“姑娘!”翠缕哽咽道,“姑娘因为宝二爷,受了多少委屈,他怎么能这样对你呢!”

“收了哭声,否则被嬷嬷听到,又要罚你了。”史湘云面无表情的说道。她如今也算历练出来了,喜怒不形于色,哪怕心在滴血,脸上都看不出来。这应该符合嬷嬷的要求了吧!二太太应该会喜欢这样的宝二奶奶吧!

那爱哥哥呢?他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吗?他还记得自己吗?他现在有了新的红颜知己,只怕早就把自己忘到脑后了吧!爱哥哥,你还真是无情啊!

这一日,贾母闲来无事,和宝玉一起翻看前些日子她生辰时各处人等送来的寿礼,结果宝玉看到了一个精致的炕屛,绣的是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宝玉一看就爱上了,缠着贾母要这个炕屛。

贾母也戴上老花镜仔细瞧了瞧,“这是谁家的?我瞧着这针脚怎么有些眼熟。”

迎春探春等站过来仔细看了看,“我瞧着像是云妹妹的针线。”

宝玉长叹,“该死该死,怎么把她给忘了!”

贾母蹙眉,忙让鸳鸯去翻单子,结果还真是史湘云让人送来的,除了这个炕屛,还有一套衣服鞋子抹额等等。

贾母忙命人将衣服鞋袜抹额等找了出来,半晌后叹了口气,“这样精细的功夫,真难为她了。”

“老祖宗,我既不能去,不如您让凤姐姐跑一趟吧,有些日子没看到云妹妹了,也不知她现在如何了!哪怕是看在这些衣裳炕屛的份上呢!”宝玉情绪有些低落。

贾母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