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2)

王夫人此时理智也回笼了,也不敢面露不忿之色,努力让自己露出僵硬的微笑。

贾赦还兴奋的要摆几桌宴席庆贺一下,被贾琏好容易劝住了。贾赦也知道自己还银子的事瞒不住了,估计其他家族对自己意见不少,此时的确不适宜太高调,于是听从了儿子的建议,回东小院喝酒去了。

贾琏也要去准备户部当差的事了。

王熙凤建议他去请教王子腾,贾琏便去了。王熙凤也久未回娘家了,索性带着若姐儿一起去了,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贾母正在气头上,看邢夫人很是不顺眼,邢夫人也无所谓,贾母的喜恶本就影响不到她。

连带着迎春也受到了冷待,贾母看都不看她一眼。

迎春脸色如常,带着探春惜春去了贺芳年找黛玉说话去了。

贾宝玉也吵着要一起去,被王夫人狠狠瞪了一眼,送去前头书房读书去了。

等人都走了,王夫人才红着眼眶,“老太太,这······”

贾母抬头,“木已成舟,不必再说了。”

“儿媳知道,只是,老太太,大老爷好狠的心啊,既有这样的际遇,为何不给元春求个前程?可怜我的元春,进宫多年,面也不能一见?若她知道,家里有这样的好事,却不肯为她筹谋,还不知要如何伤心呢。”王夫人掩面泣道。

贾敏听说了此事,打算过来安慰贾母,不妨听到这话。

贾敏心中冷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有好事也没想到大房的几个孩子,凭什么大哥就要想到元春?

她停住了脚,想听听贾母是如何回的。

贾母冷冷的开口,“琏儿是大老爷亲生的,有好事,他自然不会想着别人。”

“可元春!”王夫人急道。

“不慌,我还有法子。放心,我定会给元春挣个前程!”贾母的声音忽然变小。她本来不打算走这步棋的,毕竟那位人虽死了,可留下的人手不少,贸然走了这一步,若引起那些人的报复可就不好了。可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走这一步的时候了。

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房一步步坐大,这样的话,她的宝玉日后该如何是好?为了贾家,她已经对不起宝玉了,无论如何,她要给宝玉一个前程。

贾敏心中疑惑,其实她一直有个疑惑,上辈子,元春当了十年的校书女史,一夜之间怎么突然就成了贤德妃?这其中定有什么隐秘。只是上辈子,她心思都在如海和黛玉身上,并未细查这里面的玄妙。等后来,她的魂魄随着黛玉进了荣国府,一心又扑在黛玉身上,也没心思细想这里头的玄机。

到底是什么事?值得皇上以妃位相许?

贾敏眼角余光看到有人过来了,来不及多想,忙高声道:“母亲。”然后抬脚迈进了门槛。

贾母和王夫人慌忙分开,贾母扬起微笑,“你怎么来了?”

“我来瞧瞧母亲。”贾敏笑道。

王夫人见状,站了起来,“老太太,我就先回去了。”

贾母点点头,“去吧。”

王夫人去后,琥珀进来上茶。

“母亲,您别生气。”贾敏看着贾母的脸色,劝道。

“皇恩浩荡,我怎么会生气呢!琏儿有出息,也是贾家之幸。”贾母笑眯眯的说道。

贾敏却有些不寒而栗,“母亲能这样想就好。”她忽然什么话都不想说了,陪贾母用完膳后就回去了。

迎春却辗转反侧起来,她心里也有和贾敏一样的疑惑,小说里,贾元春默默无闻了那么多年,怎么忽然就成了贤德妃?有红学家说是和秦可卿之死有关。事实真的如此吗?

想起有几面之缘的秦可卿,迎春有些惋惜,说到底都是男人之间的事,却可怜了秦可卿。她想着要不要提醒一二,却想到还有邢夫人和贾敏呢。

只是她不确定,这二人会不会做些什么?邢夫人对东府的态度一向是敬而远之,甚至还三令五申让她们少往东府去。至于贾敏,她对贾家的态度有些奇怪,说亲热吧,不像,可说冷淡吧,也不像。

据迎春这些日子的观察,邢夫人大概和她一样,是穿书的,而贾敏,估计是重生的。

想到这里,迎春叹了口气,这个世界可真乱。

不过,她没打算和前辈们相认。所以,就更要谨言慎行,不能暴露。她穿书前就是个网上说眼神里透露着清澈的愚蠢的大学生,不管是眼光还是智慧,在前辈们面前都不能看,所以啊,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和迎春想的差不多,邢夫人已经猜到了元春是踩着秦可卿的尸骨上位的,当然,秦可卿的死也不全是身份被揭发,估计还和谋反之类的朝堂上的阴谋有关,虽然邢夫人也很惋惜,男人之间的战争,却要一个女人来承担后果,只是想起秦可卿的为人和如今的局面,邢夫人很快便将那抹子惋惜抛诸脑后了。

才来的时候,邢夫人曾经立过誓,要挽救所有悲情女子。可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