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食了(1 / 2)

我又重活一回 圈全全 1590 字 8个月前

白爸白妈退休前在一个学校上班,白爸当老师,白妈干后勤。

在福利分房的年代,白爸白妈因为是双职工,单位分房时按照分房政策分了一套六十多平米的房子。

一家四口住六十多平米住的绰绰有余,很长时间里一家人住的宽绰,家庭里没有任何其他的开支,白爸白妈工资很大一部分都存了起来,慢慢手里存了一大笔可观的钱。

直到孩子长大了白老师的大哥结婚完成终身大事,之后生子,家里的面积满足不了膨胀的人口,以前还觉得宽敞的六十多平米的单位分房,已经住不下全家七口人了。

趁着白爸手里的积蓄可以和别人置换一套更大的一套房子,正在住的房子加上补偿款换了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

白老师的大嫂家是做生意的,白老师的大哥当老师的年限长后,工资涨了,大嫂用自己的存款在娘家投资以后,钱日积月累荷包鼓了,钱多了又不想存银行,利息太低大嫂看不上,一方面继续投资,一方面购置房产。

大嫂一家没在新换的房子里住多久,大嫂在离大哥学校很近的小区买了套房子,面积很大是个复式,大嫂一家子在房子装修味道散净后全家搬了进去。

爸妈住的房子里,只住了我和爸妈三口人,全都便宜我来享受了,一个人住一间房,没人打搅住的很舒服。

我一上班,家里就剩他们两个人,很孤单,大哥那他们也比较关注,我占便宜在他们身边,理所当然他们所有寄托全在我的身上。

站在家门前,低头刚想掏出钥匙开门,家门就被随时关注门口动静的爸妈打开了。

“乖囡,回来了,快进屋,你妈今天换了个炖法炖鸡汤,我喝起来觉得可好喝啦,我们给你留了一碗汤放在厨房里,乖囡,你换了鞋等回把汤喝了啊。”白爸嘴快的第一个和女儿汇报老伴做的事,没给孩子妈抢先得机会。

“你没点数,向你这么一大坨,挡在前面碍眼,去去去,别挡着孩子换鞋,起开点,别挡着我和闺女说话,”不满意自己的老伴比自己先开口和女儿说话。

“我哪里挡着呢,还不是嫌我抢先说话。”在一家之主面前没有地位,不敢大声说让老婆子听见,只敢小声的逼逼。

“你想说啥,没听清,大点声,再说一遍,我没听见。”年纪大了,听力下降,知道老头子说了一些话,也不知道讲了啥,不用重复,就知道老头子嘴里没好话。

白爸也知道自己在家的地位很低,小心的不惹老婆子生气,自觉地接过女儿的背包,在玄关挂好,提着医院开的中药,等着女儿换好鞋,和老婆子一起跟着女儿落座客厅的沙发。

白含舒知道每次老两口拌嘴唠叨,自己一个小辈听着就行,别掺言,这是他们一辈子的相处之道,一旦有外人加入战场,除非两不相帮,不然帮他们哪一个,最后都会被老两口混合双打,那你吃力不讨好,白帮了。

这都是吸取了长大以来的血的教训,只要他们吵嘴,我们一家其他的所有成员,都是在旁边战战兢兢的看着,只防止他们吵得过火,逗起嘴来太尽兴,假吵不变真吵就行。

“先喝汤,还是先喝药。”白妈没点名问出问题,等着老头子回答。

“我看看药要怎么熬,乖囡,医生的电话你有吗?”自己只是懂些皮毛,用药禁忌很多,还是咨询专业人士靠谱些,想打电话咨询给女儿看病的医生。

“还要给医生打电话呀,现在都这么晚了,医生可能都睡了。”白含舒一想到周医生看自己的直勾勾眼光,作为女性凭直觉,周医生对自己的态度有点暧昧,就不想把医生的电话给老爸,眼睛向窗外看了一眼,暗示白爸爸外面的天都黑了。

“还不晚,你是病人和医生沟通怎么熬药,中药禁忌都是该的,快把医生的电话给爸,爸来打。”白爸爸下意识的看了客厅墙上挂着的挂钟,没理会女儿为什么别扭,错过了追根究底,女儿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机会。

拿到电话,白爸立马给二宝打电话咨询如何用药和禁忌。

“喂,是周医生吗,你好,我是白天来看病的白含舒的爸爸,对,打搅你休息了,我打电话的原因就是想问你给我女儿开的药,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喝了药,不能再吃啥,鸡汤,排骨汤行不行。”白爸开门见山的介绍自己是谁。

“白爸爸您好,白老师的吃药期间别吃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等的食物就行.想喝汤,就饭后服,都依着你们自己的习惯来,没有太大的问题。

白爸爸白老师来我这里问诊以后,知道白老师,每次一等到身体有了改善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好好配合医生给的医嘱吃药。

这样再好的医生也看不好你女儿的毛病,拖下去小病变大病,到最后后悔也晚了,在也挽回不了自己健康的身体,让你们跟着操心遭罪。

你们一定要监督白老师好好吃药,千万不要心软,要是你们狠不下心,这样,为了我神医的名声,不在白老师这里遭遇滑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