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了(1 / 2)

我又重活一回 圈全全 1576 字 9个月前

“元元,你现在在哪工作,我在家里带孙子,你王姨在供销社当社长,王姨这有内部消息,很多少见的稀罕物可以提前知道,别跟王姨客气,供销社这么多员工,即使你王姨不泄露罕见东西的信息,别人也会说的,别看你王姨面上不容易接近,其实你王姨是外冷内热的一个人。”通过聊天,彭姨善谈,王姨慢热,我们的话题主要是彭姨在中间周旋,串着我俩说话。

三个不同年龄的女人,说着家长里短,彭姨和王姨都愿意同我交好,来之前,家里的男人给爱人讲了我们的背景,定了调子,对我们两夫妻,交好不主动得罪,话题说的还算投机,至少没冷场。

从敞开的大门,老远就听见楼梯上杂乱的脚步声,还有老公和同事们的说话声。

眼见到了门口,我站在老公身边,一起迎接客人“大家都进屋,元元。来认识认识我的同事们,小姜,帮着嫂子搬板凳。”

“大家好,我是国师长的爱人,你们叫我小杨,大家进来坐。”

“师长和师长爱人,站在一起看着就郎才女貌,一对璧人,”

“这是师政委,这是谁谁谁”老公一一介绍了来的客人。

跟在领导旁边的女士由彭姨跟我介绍,大家热烈的畅所欲言,家里的凳子不够,还借了同楼的邻居家的凳子,想要邻居来吃饭,但看见家里的客人级别太高,和大家告罪后,没留下吃饭。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大家在我家吃了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招待宴。

日子过得真快,新年到,学生放假,工人放节假,我的事业年底总结,政子回首都和我汇报。

政子和潘园两个,在日常相处中看对眼,一确定彼此的心意,火速告诉家长,筹备婚礼,但天雷勾地火,没守住底线,孩子比婚礼早来。

他们也不急,结婚证早领了,就差酒席了,双方家长一得知,两人弄出了孩子,加快了婚礼进程,紧赶慢赶还是让潘园,挺着看出来的肚子参加婚礼,瓜熟蒂落生了个儿子,长了快一岁了。

家里的古董行,不是我的强项,有三方老板,关叔管的井井有条,一开始是租了古玩街的一个铺子,店里的古玩少之又少。

渐渐地凭着关叔的眼光,带着手下的徒弟,走街串巷一点一滴的丰富空荡的店子,随着关叔的眼光独到的,捡漏几个大件,名声逐渐在收藏界传开,再加上以前攒下的名气,和之前的老客人。

不过半年就不在出门收文物,都是客人主动上门,让关叔长眼,店里的收藏品越多,利润越大,没要两年关叔他们就买下一间中等的店铺。

现在关叔坐镇店里,有东西看就来,没有就到处被人请去给人鉴定古董,店里都交给徒弟历练,古语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店里的业务开展的顺当,前几年没红利分,才拿了两年的红利,红利还是看的过去的,店里只留了看店必要的人员,其他的都散在全国各地收古董,就是我都忍不住,在店里看上几件古董,关叔便宜卖给我了,东西很好看,送给家里的女性都满意。

食品厂经过几年的发展,厂里的员工超过一千人,段叔在厂里担任开发部的部长,厂里的产品开发都是段叔带着培养的技术员完成。

现在的市场庞大,产品供不应求,有几个拳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为了扩大产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机器,厂里的机器不停歇的全天运转,工人三班倒,厂里生产一批,经销商就拉走一批,厂里的仓库就没有满库的时候,经常空着。

厂里的效益好了,工人们的荷包鼓了,原先看不上私人厂子的人,招工时说风凉话,不看好我们的厂子,还劝报名的人三思,搞得头批找的工人,在厂子里工作战战兢兢的,生怕我们的工厂黄摊。

都是家里老实本分不淘气的人,不会讨好人不会来事,只愿意干安稳工作,没那么多弯弯绕的老实人。

好容易不要技术,只要勤快的员工,工人干活不惜力,勤勤恳恳的上班下班,眼见着厂里的车进车出,产品就没在仓库堆积,转眼就卖空了,前几个月,工资和外面的持平,后来发的钱,发的福利交家里越来越多。

厂里的发展在眼面前发生,厂里的效益好逐渐从工人的家人,以及工人家的邻居传出,以前看不上的人,现在让你高攀不上。

厂里又出台福利,工作五年以上可以分房子,消息一出全场沸腾,大家奔走相告,厂子旁边以前留的空地,大型机械进场,建筑员工在场地里忙碌,建筑材料堆得到处都是,工人眼睛里闪着火热的光,每次路过看着大楼平地而起,脸上露出满足的笑脸。

因为开的是食品厂,造房子怕落灰,让工人别在建筑围栏边徘徊,省的建筑灰尘落在头上身上,吩咐巡逻的保卫,严抓不听话的,抓到一次教育,两次扣钱,三次开除,纪律一出,围栏边的人员销声敛迹,没抓到一个典型,想杀鸡儆猴没给机会。

也许他们是后悔的,但后悔药没地买去,之后几次的招工,要求严格,条件